我们应该说“不”
导演:欧盟
演员:私营鞋企负责人老李、销售负责人老王、鞋革行业协会负责人老谢
序幕:
寒冬逼近,天气一天天冷起来,国内鞋企老板的情绪也如同这温度一步步走低。自10月7日开始至今,欧盟对皮鞋加征16.5%反倾销税已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里,原本备受欧洲客商青睐的皮鞋,变得不那么吃香了。而12月15日,欧盟法院的大门将徐徐关闭,到那时,为期两年的反倾销制裁将成为定局。
第一幕:忧虑
12月4日,在自己的工厂里,老李和产品销售负责人老王讨论着目前的形势。
“之前也有所预感,但没想到会这么糟。”老李重重叹了口气。他所说的之前,是今年秋季广交会。那是国内鞋企获取欧盟订单的主要途径,但却让很多参会的企业失望而归,“到会上才发现,欧盟一些进口商已经开始将订单转移至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今年整体订单锐减了三至四成。”
“其实也不光是咱们。”老王接着老李的话说,“目前欧盟鞋进口商的利润在15%至20%之间,16.5%的反倾销税,将使进口商的利润几乎为零,他们谁都不愿意这么干。但是订单一旦发生转移,便具有长期性,整个鞋都将直面丧失欧盟市场的风险。”顿了顿,老王长出一口气说道:“这是最坏的打算了。”
第二幕:盘算
正在和老王讨论产品如何销售的老李,接到了鞋革行业协会负责人老谢的电话。
老谢:老李你看新闻没,10月份光浙江省对欧盟出口鞋1800万双,增幅同比下降66.4个百分点,出口数量为今年以来全省对欧盟出口鞋数量的新低点。
老李:我这也正头大呢,你有主意没?
老谢:我们应该站出来,12月15日以前我们可以把诉讼状递交到欧盟初审法院,对欧盟的制裁进行抗诉。
老李:这个,我再想想吧。
放下电话,老李心里打起了算盘:制鞋工业发展到现在,竞争已很激烈,若为了一场事先无法预料胜负的官司投入大量资金,自己就有可能导致资金链吃紧。听说等奥康、泰马等大企业准备打官司,不如看看他们的情况再说吧。
第三幕:无奈
夜深了,打了一天电话的老谢在写日记。
在16.5%反倾销税开征后的这段日子里,我到处奔波,为的就是寻找一种有效的途径,将反倾销的杀伤力降至最低。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计划很难实现了,到现在,国内对欧盟反倾销提起诉讼的企业只有14家,与国内1200多家涉案企业相比,这个数字实在太小了。
还有些企业想在俄罗斯开发工业园,吸收国内的外贸企业去俄罗斯办厂,希望通过“在国内完成半成品生产、在俄组装、销售”的模式,避开欧盟的反倾销税。但是谁知道欧盟的政策会不会有新的变化呢?
我还是认为抗辩是最好的选择,但每家企业选择的反击手段也都有自己的道理,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大家在关键时刻能保持团结了。
- 上一篇:斯里兰卡提高鞋产品进口关税
- 下一篇:增长失速,lululemon瞄准“县城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