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
2006-11-04 15:27:05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有能力胜任工作,却消极怠工而不称职,这样的人,我发现一个就开除一个,绝不留情。
———通用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见到了齐宣王。孟子对齐宣王说:“有人说,我的力气能够举起3000斤的东西,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够看清楚鸟羽末端新长出的绒毛,却看不到一大车木柴。大王相信吗?”
“不相信。”齐宣王说。
孟子说:“拿不动羽毛,是因为完全没有用力;看不到一大车木柴,是因为闭上眼睛不去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去做。”
“不去做和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问。
孟子回答:“抱起泰山,去跳跃北海,那是不能做;坡上遇到老人走路不便,不愿折枝给他当拄杖,那就是不去做。”这段《孟子·梁惠王章句》中的故事向我们阐述的就是能干与愿干的区别和关系。我们的工作中常有这样的博弈关系,面对一项工作或者任务,能不能干或许你决定不了,但愿不愿意干却是你首先要做的选择。
由此想起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精练概括:“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的问题,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不会干不要紧,只要想干,就可以通过学习、钻研,达到会干;会干,但不想干,工作肯定做不好。
我与业内的朋友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常听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历、技术和能力都很出色的员工,原本能有不错的发展,却因为粗心、懒惰、没有激情、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频频遭到解雇。有一位老板就曾经对一位“在公司混日子”的员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
聪明地工作就是在“能干”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愿干”的德才兼备的人。关于德与才的问题,著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有个“框架理论”。他以职业道德为横坐标,以工作能力为纵坐标,把员工分成四大类:人才(有才有德)、庸才(有德无才)、歪才(有才无德)和冗才(无才无德)。有一次,韦尔奇与英特尔公司总裁葛鲁夫在一起讨论对待这四类不同员工的对策时,韦尔奇惟独对有能力没品德的人特别提出了警告。韦尔奇强烈主张:“有能力胜任工作,却消极怠工而不称职,这样的人,我发现一个就开除一个,绝不留情。”老板们最不欢迎的就是有能力却不愿好好干的员工。职场中的确存在一些“会干但不想干”的人,对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苦役。他们在工作中远离了“工作”,不愿意为此多付出一点,更没有将工作看成是获得成功的机会。
聪明的人不会和朋友这样谈论自己的老板和公司:“我要应付那些我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给那个讨厌的头儿干活。老板一点也不了解我,不信任我。”如果那样,你就容易给人一个消极、爱发牢骚的印象,也会使你自己丧失上进的动力和兴趣,从而阻碍你的发展。
职场中那种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心理要不得。从小事开始,逐渐增长才干,赢得认可、赢得干大事的机会,日后才能干大事。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如果不改变“简单工作不值得去做”的浮躁心态,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
职场成功的主要状态之一就是:每天保持对工作的兴趣,能够有持久的热忱,并能将每一天看得同样重要。你热爱工作,努力工作,工作也会眷顾你,回报你。每个人都必须工作,否则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其他想法也无法付诸实施。人不能不工作,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应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奋斗。工作可以满足个人,让人快乐。人需要在工作中寻找归宿和价值,实现理想。
———通用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见到了齐宣王。孟子对齐宣王说:“有人说,我的力气能够举起3000斤的东西,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够看清楚鸟羽末端新长出的绒毛,却看不到一大车木柴。大王相信吗?”
“不相信。”齐宣王说。
孟子说:“拿不动羽毛,是因为完全没有用力;看不到一大车木柴,是因为闭上眼睛不去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去做。”
“不去做和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问。
孟子回答:“抱起泰山,去跳跃北海,那是不能做;坡上遇到老人走路不便,不愿折枝给他当拄杖,那就是不去做。”这段《孟子·梁惠王章句》中的故事向我们阐述的就是能干与愿干的区别和关系。我们的工作中常有这样的博弈关系,面对一项工作或者任务,能不能干或许你决定不了,但愿不愿意干却是你首先要做的选择。
由此想起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精练概括:“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的问题,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不会干不要紧,只要想干,就可以通过学习、钻研,达到会干;会干,但不想干,工作肯定做不好。
我与业内的朋友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常听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历、技术和能力都很出色的员工,原本能有不错的发展,却因为粗心、懒惰、没有激情、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频频遭到解雇。有一位老板就曾经对一位“在公司混日子”的员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
聪明地工作就是在“能干”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愿干”的德才兼备的人。关于德与才的问题,著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有个“框架理论”。他以职业道德为横坐标,以工作能力为纵坐标,把员工分成四大类:人才(有才有德)、庸才(有德无才)、歪才(有才无德)和冗才(无才无德)。有一次,韦尔奇与英特尔公司总裁葛鲁夫在一起讨论对待这四类不同员工的对策时,韦尔奇惟独对有能力没品德的人特别提出了警告。韦尔奇强烈主张:“有能力胜任工作,却消极怠工而不称职,这样的人,我发现一个就开除一个,绝不留情。”老板们最不欢迎的就是有能力却不愿好好干的员工。职场中的确存在一些“会干但不想干”的人,对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苦役。他们在工作中远离了“工作”,不愿意为此多付出一点,更没有将工作看成是获得成功的机会。
聪明的人不会和朋友这样谈论自己的老板和公司:“我要应付那些我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给那个讨厌的头儿干活。老板一点也不了解我,不信任我。”如果那样,你就容易给人一个消极、爱发牢骚的印象,也会使你自己丧失上进的动力和兴趣,从而阻碍你的发展。
职场中那种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心理要不得。从小事开始,逐渐增长才干,赢得认可、赢得干大事的机会,日后才能干大事。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如果不改变“简单工作不值得去做”的浮躁心态,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
职场成功的主要状态之一就是:每天保持对工作的兴趣,能够有持久的热忱,并能将每一天看得同样重要。你热爱工作,努力工作,工作也会眷顾你,回报你。每个人都必须工作,否则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其他想法也无法付诸实施。人不能不工作,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应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奋斗。工作可以满足个人,让人快乐。人需要在工作中寻找归宿和价值,实现理想。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后职业经理人”之减法选择
- 下一篇: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