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薪资行情 > 四川:高薪为何招不到高技能人才

四川:高薪为何招不到高技能人才

2006-06-15 15:48:19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一边是大学生自降"薪"愿、苦苦求职,另一边却是高技能人才无处可寻的尴尬

  在上海,最近频频可以看到“高水平锅炉检修工年薪超10万”、“月薪6000元难招高级技工”这样的消息。

  在大学毕业生普遍处于“低薪求职”的社会背景下,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高薪难觅”,告诉我们什么?

  “薪”情攀升

  技术工人依然难找

  锅炉检修工、电机检修工,就是这些在不少人眼里“不咋样”的“蓝领活”,其中一些高水平工人的年薪居然超过了10万元。

  在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近日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中,最令人“弹眼落睛”的(沪语,意为吃惊),莫过于中高级技能人才工资水平的全线攀升。

  对今年一季度工资水平的统计显示,具有技师等级的锅炉检修工,收入高得超过了10万元;电机检修工、变电检修工中的高工薪突破10万元,中等水平约为八九万元。在港航领域,高技能人才也收入颇丰,技师级的桥吊司机高薪突破12万元,轮胎吊司机中级工的高薪也超过10万元。

  做技术活儿的“薪”情似乎很不错。然而,就在上海发布工资指导价位的同时,一季度“冷门”岗位信息显示,数控机床工、汽车装调工等高技能人才求大于供,一些用人单位开出6000元月薪,仍然招不到足够的数控机床工。这不论是与高涨的求职热潮,还是和技术人才不断走高的“薪”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在上海一季度的“冷门”岗位排名中,机械加工、汽车生产一跃超过了餐饮服务、美容美发和物业管理服务,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而后三者随着上海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已连续多年保持巨大的岗位需求量。

  试用期月薪9000港元

  深圳技工破记录

  在“本科生月酬1500元”等新闻频频见诸媒体的时候,技校生尤其是紧缺专业的技校生,却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今年4月份,深圳高级技工学校物流专业应届毕业生马泽堂被一家港资物流企业相中,试用期月薪达9000港元,这一数字刷新了深圳技工“试用期薪水”的纪录。

  九千港元,掀开的只是“尴尬一角”。在国内许多城市,都有相似的风景:职场冷热不均,一边是大学生自降“薪”愿、苦苦求职,另一边却是高技能人才无处可寻的尴尬。

  深圳的劳动部门新近统计显示,深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每年10.5万人,但具备技能等级的求职者仅有5.3万人,缺口达5.2万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才缺口为3.7万人。不少高科技企业反映不缺资金、项目和科研人员,唯独缺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在四川,省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企业在岗技术工人中,高技能工人所占比例很低,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比例,分别为0.71%、4.6%和21.83%。在所有技能工人队伍中,从事高新技术工作的工人比例为16.7%。

  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字表明,目前在我国2.7亿城镇从业人员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只有8720万人,只占从业人员的33%。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只有1860万人,只占技能劳动者的21%。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分别只有60万人和300万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曾就技工短缺情况对广东、福建和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结合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的问卷调查,以及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分析,调查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

  匮乏之源:

  教育结构不合理待遇和地位不高

  造成我国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原因有多种。第一,在长期以来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思想影响下,我国的教育结构失衡。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度向学历教育倾斜,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投入严重不足。

  尽管目前我国各类职业学校已达2万多所,但以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只有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比例太小。

  第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没有发挥主体作用。一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使技术工人的水平得不到提高。

  第三,社会正常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制没有形成,技能劳动者待遇过低。目前高技能人才没有得到社会上足够的重视。

  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与中青在线联合发起的“2005技能人才职业声誉调查”,有52.7%的人认为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不受尊重。高达67.7%的人表示,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技校学习,技校的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高技能人才后继乏人。

  加大投入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专家提议:一、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构建职业教育多渠道投入机制。要及时调整人才战略,把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财政投入。

  二、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制度。强化岗位培训提升技能,在岗位工作中培养企业真正的技师和高级技师。

  三、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走以就业为导向的道路。

  四、尽快建立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的新机制。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培养和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