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味白领 > 探寻都市“懒人部落”

探寻都市“懒人部落”

2005-12-21 16:37:51 来源:中人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诵与向往。也许没有人会想到,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居然有一群都市人逃离了城市的喧嚣,到市郊另辟天地开创了“懒人部落”,过上了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近日,记者在广州跟踪采访了这一人群,以真实的所见所闻揭开了“懒人部落”的神秘面纱。实际上,这样的“懒人部落”或许只能算是在当今社会中众多渴望回归自由、自然生活人群的一个极端写照。

远离都市 追寻返朴归真

目前入住“懒人部落”的成员有十几户,有住帽峰山下的,也有住番禺和增城的。成员对所有支出AA制分摊,相关收入也是公共分配。此外,松散型“懒人”(非常住居民)约有100来人,他们可以自行到部落各区参加劳动休闲,同样享受相应分配。

广州市萝岗区的帽峰山下有百亩田园,这里居住着九户“懒人部落”成员。九户人家中有六户是常住户,其他三户是周末回家。九户人家与土地所在的村子签订了租期为20年的土地租用合约,租金由部落成员平均分摊。

据悉,“懒人部落”的成员在一年多前开始建设自己心中的“梦想家园”。他们在园子里盖起了房子,起初是用砖瓦和树木,后来因为有蛇、虫等动物入侵就改用了水泥和混凝土,在房子外表加上了一些树皮和草木,以求完全复原“原始部落”的形态和韵味。“懒人”们定下公约:不以盈利为目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自给自足。

在这百亩土地上有两个鱼塘和一个水库,部落成员将这块土地分成不同的区域,面积最大的是公共种植区,种植了不同的果树,鱼塘里养着鱼,另一些区域则喂养鸡、鸭等家禽。除了公共种植区外,九户人家各自都有一块自留地,供他们种植蔬菜。“懒人”们还另租了600亩土地作为半生产半休闲区。

番禺区的“庄主”是一位甘愿放弃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职位而做“懒人”的“怪人”。在他的带领下,部落成员种起了蔬菜瓜果,养起了鸡鸭鱼羊。在部落里,随处可见“懒人”们摇着小船去摘菜,垂着鱼钩在钓鱼,撒着菜叶喂鸡鸭,哼着小曲泡壶茶的怡人景象。

部落的种养方式以生态环保为原则,以自给自足为目标,部落人戏称为“懒办法”:即不施化肥、不洒农药,田里不翻地、不除草,播下种子后任其“自生自灭”。

令人意外的是,这种“懒办法”还真奏效,园子里欣欣向荣,水果蔬菜都吃不完,多余的就供给附近前来收购的农家,卖出去的收益用来填补部落里的水电等公共开支。居住在部落里的人生活都很俭朴,且少用电器,取而代之以大铁锅、炉灶等。在部落“庄主”之一的龙先生家里,甚至没有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只有一组沙发、一个博古架、一套音响和一张床。

也许有人会认为“懒人部落”里的成员一定都是好吃懒做、逃避现实生活的人。其实不然,部落的成员们不仅来自各行各业,且都是各个行业中的精英人士。政府公务员、法律顾问、房地产顾问、投资顾问、媒体从业人员、医生、商人、艺术从业者……来到“懒人部落”,其实更多的是他们在经历过生活磨砺后返朴归真的一种选择。他们大都有着鲜明的个人爱好,如“庄主”龙先生酷爱旅游和钓鱼,部落发起人之一的劳小姐喜爱绘画和摄影,搞艺术的刘小姐喜欢刺绣和乐器。

记者以朋友的身份受邀参与了部落成员的几次活动。大家在劳作之余,聚在一起,泡上功夫茶,拿出字画、照片、收藏品等与其他成员分享、交流,从事文艺的成员还会在一旁拿起云南少数民族的乐器如葫芦丝、巴乌等演奏大家熟悉的乐曲。当然,他们也会在周末驱车到野外的某个农庄,爬爬山、作作画、拍拍照,然后一起做一顿农家饭,享受纯生态的天然美味。

懒人不懒 归隐田园并非逃避生活

部落创立成员之一的劳小姐早期是电视台的新闻从业人员,之后自己开了间旅游公司。生意进入轨道后,劳小姐就有了“撒手做懒人的想法”,而她的这一想法与龙先生不谋而合。

学法律的龙先生毕业后搞设备安装,开公司一干就是8年。3年前,他找了个职业经理人,自己开始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星期中有3天都在钓鱼,就这样结识了不少‘懒人’,于是大家想干脆找一块地方。其实这样花的钱并不多,在这里一年租地、打理等总费用平摊下来一户也就大约在6万元左右。”龙先生如是说。

正如部落成员之一、从事法律顾问工作的柯先生所说,要彻底安心做“懒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事业小有成就,有一定的经济积累;第二要淡化对金钱和地位的要求和追逐。

柯先生说,“懒人部落”不欢迎年纪轻轻就贪图享乐的人,因为没有为事业奋斗过、没有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义务的人,就没有资格做“懒人”,更不能体会所谓“懒人”生活的真谛。

那么,做“懒人”是不是一定得是“有钱人”呢?劳小姐对此并不认同,“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理念和追求。我们每户人家第一笔的投入多控制在6万元左右,建的房子1平方米大约也就100元的建筑费用,以后的花销就是租金和维持费用。从目前的情况看,水果一年可以卖不少钱作为维持费用。说到经济压力,有些人家一个月给小孩花2000元,有些人家一个月只花200元,这只是观念问题。”

然而,对于像新成员魏先生这样的人而言,要想真正“懒”得彻底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魏先生说,人往往游离于“出世”和“入世”两种状态之中,要想完全回归“出世”的状态需要彻底割舍对现代社会的依赖,目前自己还不能完全做到。

“不想再参与社会竞争,不想再赚更多的钱”是“懒人部落”里大多数人的共识。劳小姐说,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听说“懒人部落”后要求加入,但部落接受不了太多的人,它既不是组织,也不是社团,只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慢慢聚在一起建立的一个理想家园。“我们只希望按这种方式不被打扰地继续生活下去。”

专家:宽容看待 但不宜提倡

“‘懒人部落’的出现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其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外界不宜过多地争论和干涉。”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李迎生说。

其实,李迎生教授的看法与“懒人部落”成员们的心声不谋而合。“懒人部落”的成员们对媒体的频频造访并不“欢迎”,他们不喜欢自己的生活受到关注,更不愿意因为这种关注而受到不必要的打扰。

李迎生教授认为,“懒人部落”是目前社会开放、人们追求自我之后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一方面这些“懒人部落”成员多为成功人士,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自然而然对精神生活产生更多的追求,更愿意按照自己内心的渴求去过一种更简单纯粹的生活,实现一种追求和向往;另一方面,这些成功人士在目前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中承担着更大的压力,所以其中一部分人会选择放弃更多的欲望而过悠闲的生活,同时也减少了自己的压力和烦恼。

那么,是否有这样的愿望和物质条件的人都愿意或是希望去过这样一种纯真生活呢?事实并非如此。重庆市某房地产企业销售经理邓涛是个乐于追求自由的“驴友”,几年来随意行走于山川之间的他一直向往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但他却表示自己不会选择加入“懒人部落”。“因为我还有很多现实的事情没有完成,供养父母、发展事业、相聚朋友都是我目前无法割舍的种种责任和意愿。”邓涛坦诚地说。

重庆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庆行说,从“懒人部落”成员的说法中可以看出,部落中也有人仍在现实生活和“懒人部落”中摇摆踌躇,毕竟一个人要舍弃自己对物质和现实长久以来的维系是很难的,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要实现真正的与世隔绝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无论如何,这样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宽容和尊重,但不宜推而广之。因为社会还需要发展,需要大批人才作出贡献,如果人人都选择那样的生活,很难想象社会该如何进步。作为媒体和公众舆论,对此也不应该采取鼓吹和提倡的态度。”李迎生教授指出。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