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味白领 > 回归路上的不系之舟(二)

回归路上的不系之舟(二)

2004-05-14 15:53:01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E时代跨海两地分居





  李君今年36岁,1992年赴美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妻子随后陪读过去。他们的孩子也是在美国出生。2000年李君放弃绿卡回国发展,妻子和儿子则留在美国。





  李君说我想回来是很有理由的。男人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种生活,而女人更容易随自己的心绪适应一种表面优越的生活。男人很固执,即使到了国外也很难真正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我的事业在。可妻子不愿意回来,说人家都拼了命往外跑,你倒好,好不容易出来了,反倒回去了,人家还不得说你在国外混不下去了。再说了,孩子是在美国生的,在美国长大的,几乎都不会说中文,回去能不能适应,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除去语言不说,国内的应试教育体系,大量的家庭作业,与国外比较鼓励独立思考,强调动手能力的教学思想相差非常大,孩子怎么去适应?听说,国内的那些双语学校比在美国念书都贵。至于孩子自己,也是百般不愿意回来,理由呢,不外乎道听途说的“学校的作业很多”,“上课要把手背在身后”,“老师很凶”,“天天背书”等等。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宽松自由”的美国教育,也不能采用式的“高压政策”逼他就范。





  最终的决定是李君回国创业,而妻子和孩子继续留在美国。于是李君每天傍晚回到租的公寓里,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登录互联网,看妻子和儿子是不是也在上面,用语音和家人聊上一会儿。有时候他一边吃晚饭一边听太平洋对岸刚刚早起的妻子讲前一天的见闻,然后听儿子说说学校的事情。时间长了光是国际长途都打了不少钱。





  对他来说,这样的生活持续了3年,已经成为习惯。虽然有些无奈,暂时却无法改变。将来会怎样,李君还没有想好。(小思)





  有学者认为,跨海两地分居家庭的出现表明了和世界融合进程正在加快。“两地分居”这个词似乎应该属于二三十年前的人,属于上个世纪。那一代人,在通讯和交通那么不发达的年代,忍受着跨越省区两地分居带来的思念和艰辛。他们更多在为生计奔忙,他们认为工作远比感情重要。他们单纯,他们面临的“诱惑”少。他们没有那么多维系感情和家庭的技巧或者说花招。他们看不惯就说,有意见就吵。两个人实在解决不了,还有单位,还有领导。但是新的“跨海两地分居”大多是个人的选择,出了问题也主要靠自己解决。尽管“跨海两地分居”的实际距离远远大于上个世纪的“两地分居”,所幸现代科技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方式:写信不再是感情联系的惟一方式,有什么要说的,可以打电话,可以发E-mail,可以在网络上聊天;想见真人一面,买张打折的机票,十几个小时之后就到了另外一个国度。但是一个家庭的维系,两代人感情的传达,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海归,在归来创业的路上,面临着个人情感和家庭生活的重新定位和及时调整。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