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企“走出去”规避贸易风险
鞋网11月13日讯,由当初一个从事零售业务的“倒爷”,打拼成为企业集团的老总,由集团的老总,再“晋升”为境外工业园区的实践者,东宁吉信工贸(集团)董事长崔龙吉说起如何规避贸易风险,最有发言权。
早在2006年,吉信集团与浙江康奈集团、华润公司合作建设了中俄唯一的经贸合作区——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主要为企业“走出去”发展,走进俄罗斯市场搭建良好平台。
崔龙吉告诉记者,凭借以往的贸易方式进入俄罗斯市场举步维艰,而园区内的企业都注册了俄罗斯工厂、注册了俄罗斯商标,一切生产经营程序都符合俄罗斯的法律、法规,有效规避了风险,完全不受打击灰色清关政策的影响。这种绝对的优势吸引着国内南方企业纷至沓来,源源不断地到园区考察。新入驻企业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已有兴特、荣光、博伟、名鸟皇四户制鞋企业入园投产,还有瑞邦纸业、华罗鞋业、阳光鞋业、鑫尔泰鞋业等四户企业签订了入园合同,正在采购设备,组织人员,计划于年底前投产。合作区原有企业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线,合作区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对俄进出口总值下降30%,唯有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的半成品鞋类出口一枝独秀,同比增长60%。
- 上一篇:运动鞋巨头轻资产策略回避“血汗工厂”
- 下一篇:创意汇聚 让更多晋江“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