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融资 让鞋业等中小企业“不差钱”
核心提示:有统计表明,2007年中小企业向银行直接融资仅占贷款额的不足2%,而手续繁杂、贷款抵押和担保条件苛刻以及贷款成本太高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为解企业之困,去年,在社区金融的基础上,武侯区委、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创新实施了担保贷款制度,由武侯工业园管委会出资3000万元成立武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园区中小企业实现快捷的担保融资搭建了有效的中介平台。
成都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武侯工业园里一家普通的中小型企业,从去年起,企业负责人一直为贷款焦虑。今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剧,企业发展更是急需资金。近日,成都武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向博高公司伸出援手,提供了300万贷款,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据了解,武侯区委、区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去年已率先成立了成都武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先期注册资本为3500万元。目前,已为成都博高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德美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提供了共1300万元担保贷款。
中小企业融资难
政府加大金融支持
同样面临贷款难的,还有众多成都鞋业企业,一家鞋企负责人说:“目前经济形势不好,购买原材料只能现金交易,不能延期兑现,企业资金周转严重不灵。订单下降是必不可免的,但订单减少,企业还可以撑一段时间,但资金链一断,企业就会‘猝死’。”
据介绍,中小企业要解决融资问题,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向银行贷款,二是向民间借贷。其中,银行贷款条件极为严苛,须要有生产线、厂房等抵押物,而且评估时还要被打折,贷款额度很低。这只限于企业运行状况良好的情况,如今在经济不景气的特殊时期,中小企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保企业就是保发展,危机之中,我们政府当然应该帮企业一把。”去年,武侯区委书记刘守成,区长刘玉泉多次深入园区企业调研,决定加大对成长性企业的融资支持,在社区金融的基础上,大胆进行金融机制改革,在全市率先成立武侯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审保严格把关
确保企业按期回款
实施过程中,在为企业提供担保的同时,区委、区政府为打消银行顾虑,确保每笔贷款银行能按时回款,还专门成立了由区国税局、工商局、科技局、工业园管委会相关领导及职能部门、担保公司法律顾问等组成的审保委员会。审保委员会成员对申请贷款的企业的运营状况、公司财务进行现场考察、审核、论证,只有获得审保委员会审批后的企业才能获得贷款。
在企业的筛选上,不以企业规模大小作为贷款条件、不以企业所有制决定贷款取舍,注重效益高低和诚信程度,用发展的眼光,真实评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如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以及能提供很多就业岗位的富民产业(如鞋业、建筑业等)都是提供担保的对象。
同时,还帮助指导企业渡难关,为企业发展鼓劲。如帮助企业联系原材料供应商、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适用技术改造重点工艺,提高制造水平。
担保金到位
确保一季度开门红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全国各地的企业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尽管不少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但武侯区内的企业和项目却得到了一笔笔资金的强力支持,使他们在生产发展中始终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区委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一季度“开门红”目标的实现,区发改局牵头配合市经委组织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成都市小企业担保公司、成都银行、市农村信用联社和武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行动。到目前,该区已落实贷款发放31户,落实担保金额7465万元,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增强了企业应对困难的信心,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武侯区还表示,将进一步创新金融机制,为企业增强抵抗金融危机寒流的能力,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政策性金融的成功经验,组建适合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针对高新技术产业中大量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进行创业的情况,可试点成立相应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设立参股基金,从事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
- 上一篇:中国鞋企如何在逆境中跑赢
- 下一篇:同比增长近100%!襄城鞋服企业海外“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