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创新主导中国鞋未来30年发展
前30年我们在创业中依靠加工制造,后30年的发展我们要依靠创新创造。在改革开放30年中,很多创业者依靠宽松优惠的开放政策和巨大的市场空间,通过艰苦创业、努力拼搏,从先做贸易开始到发展成为加工制造企业。也有不少人从小做起,不断做大规模,做高产量主动进入市场,他们获得了先机拥有了市场份额,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产品出现过剩的新形势下,他们转而开始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制鞋行业出现了一批企业家和大企业,这是行业的进步。
创新是未来30年皮革行业的重要课题
美国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定律:“在其他人都投资了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引用到皮革行业就是:不要一味地模仿、抄袭,要走集成创新之路,只有这样,制鞋企业才能做强做大。那么,制鞋企业在未来怎样科学稳健地发展?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它关系到制鞋行业的发展前途。从目前来看,我们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的机会呢?我认为皮革制鞋业是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有竞争力的行业。只要我们有能力,不断为世人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产品,行业就可以获得持续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古特需的定律:“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入口。”对于皮革行业来说,前30年的进步是后30年发展的基础,未来若干年,皮革行业不但要延续发展的势头,更要大胆创新。众所周知,鞋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人们美化生活的工具,因此可以说,鞋服业没有市场问题。但是,人们对鞋服类产品有舒适的生活要求,同时还有对产品外在的审美追求,对人性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能否适应这些需求是企业的能力问题,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市场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因此,创新是制鞋业必须要重视的课题。
先做优产品再做大企业
美国思想家弗洛斯特的法则:“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在市场竞争中,一个目标以利润为最大化的企业肯定会追求市场份额和追求销售数量的最大化。问题是你的产品和经营方法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符合这个产业的未来发展要求,企业的职业化能力、专业化水平是否能走在行业的前面十分重要。先做大还是先做强,当然是企业家的选择,但有一点,我们看到世界上多数优秀企业,都是坚持先把产品做优,然后才成为名优品牌,成长为百年名企的。
美国企业家格瑞斯特的定律:“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好事干实更好,实事办好愈实。一个思想领先、观念超前、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企业家,一定会重视企业的战略目标,一定会坚持创新。首先他会重视人才,高度重视技术,重视产品的创新设计,会坚持做优产品的观念,重视产品研发,重视产品质量,重视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走先做优做强,然后再稳健发展的路线,他会把企业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在金融危机的迷雾中,其实,健康活着的企业要比那些存在潜在危机的大企业好得多。例如,看一个人的健康不是看他多高多大多胖多风光,而是看他现在是否健康、生活是否充实快乐,和未来能否健康长寿。所以,企业首先要追求科学健康地发展,然后再通过引进吸收集成创新,从而迈向优质创造。
集成创新是皮革制鞋企业最好的自主创新
制鞋行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创建国际品牌,重视创新设计生产优质产品。在自主创新中,最适合制鞋行业的是实施集成创新,例如:日本、韩国走的就是集成创新之路。企业家必须树立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观念,只有在这种追求的思想观念驱使下,皮革制鞋企业才能进步。现在,很多企业家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接下来应该是体现自身价值观的时候了。
集成创新就是汇集别人的优点,融入自己的新思路和新创意。企业要稳健成长,行业要稳健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怎样来体现科学发展观?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经营观念,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人才和人力资源,重视队伍建设,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重视科技进步和企业现代化建设,重视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视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重视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在勤学中实施集成创新,不断提高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企业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的经营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有好产品,新产品进入市场。只有产品具有市场新需求,才会有良好的企业效益,这就是企业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要通过创新从制造迈向创造,这是行业未来30年追求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此期间,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和地位,全面提升皮革制鞋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为世人创造出具有新需求的名优精品,我们的产品就会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喜欢,到那时候,我们才能实现皮革制鞋业的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