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投资近亿元建鞋城集群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东莞制鞋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潮”。随着鞋厂的不断关停,皮革、鞋模供应商们的生命力显得愈发脆弱。记者昨日从厚街镇获悉,该镇投资近亿元兴建的鸿运鞋材鞋机广场二期项目已经落成,各类中小鞋商将在那里集群发展“抱团过冬”。
鞋类供应商订单大缩水
全球十双鞋产其六,东莞产其一。但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月,东莞鞋业在出口市场与出口品种方面均双双下降,整体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全市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出口鞋3.1亿双、4885万双、3326万双,分别下降了11.3%、1.2%、9.2%。整体上,年内除7月份出现2.3%的小幅增长外,其他月份均呈现下降趋势,而10月份鞋类出口更下降14.3%,为年内首度出现的最大降幅。
出口量的大幅度下降意味着鞋厂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从常登鞋厂到韦旭鞋业等制鞋大户相继倒闭歇业,厚街作为东莞鞋业的主力军,其辖内的制鞋企业有近500家,依附于制鞋企业的皮革、鞋模供应商更是不计其数。作为鞋类生产链中的低端部分,鞋厂的陆续倒闭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一名皮革经销商告诉记者:“以前生意还不错,受金融危机影响,小鞋厂要么减产,要么转行,我们的订单也大幅缩水。如果这种现状持续下去,明年会考虑转行。”
组合各类鞋商集群发展
“目前,东莞很多鞋类供应商都是单兵作战,对固定客户的依赖性太强。一旦某家鞋厂取消采购计划,他们就可能面临停业的危险。要是大家集中到一起来,打造出区域影响力,就能吸引到更多新的客户。”东莞鸿运鞋材鞋机广场董事副总裁蔡建鑫打了个比方:“一根筷子轻易就可以被折断,如果把十根筷子、一百根筷子捆在一起,想折断它就不是容易的事了。‘温州皮鞋’、‘深圳服装’等品牌集群就具备相对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失为中小鞋商‘抱团过冬’之计。”
厚街镇镇长陈仲球表示,香港雄信集团逆市而上,向鸿运鞋材鞋机广场二期项目投资了近亿元。该广场作为厚街镇本年度十大重点经济建设项目之一,会集中皮革、鞋材、成品鞋等各类鞋商。镇政府也会努力协助企业在经济局势低迷的时候立足长远发展,把广场打造成厚街乃至东莞市的鞋材采购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