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度莆田鞋类出口量增幅明显
我市鞋类出口在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下仍保持高增长。昨日,莆田检验检疫局传出喜讯,今年首季度莆田鞋类出口量增幅明显,共出口1.7万批、9868万双,分别比增6%、11.6%,保持了继2002年以来每年“两位数”的增幅势头。
据了解,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不断升值,今年4月10日中间价更是达到6.9920元,首度“破7”,给劳动密集型鞋类产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大缩小了企业产品利润空间。“莆田鞋业发展正深受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关鞋企给大家算了这样一笔帐,自2007年人民币汇率从8.4持续下降,每双鞋若按平均价5美元测算,仅因汇率因素每双鞋将少卖5-6元钱。而莆田鞋类主要出口国又恰恰是美国,今年美国经济放缓,这给我市鞋类出口造成较大的冲击,仅出口5496万双,下降6.84%。
对此,业界人士认为,当前莆田出口企业首先应根据自身特点,在生产、销售等环节采取多种应对措施,积极化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向客商提高出口单价;二是向原材料供应商压价;三是改用非美元报价结算,接单时与客户协商以人民币或其他非美元币种作为报价货币,或以欧元作为结算货币;四是缩短业务周期,接单后立即组织生产,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交货结汇;五是签订合同时尽量回避长期订单,接2-3个月内交货的短期订单;六是约定预期汇率,在签订单时根据当时的汇率进行预期,制订出一个预期汇率;七是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创品牌,重视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据悉,由于莆田鞋类企业及时调整出口方向,巩固扩大欧盟市场,并首次组团赴德国参加国际鞋展,与德国、土耳其等欧盟客商签订订单,取得明显成效,首季度出口欧盟2423批、1421万双,分别比增35.4%、50.3%。此外,有关鞋企还积极开拓了俄罗斯、南非、美洲等潜力较大的市场,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实现汇率持续升值而出口量高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