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与领导
“管理”和“领导”这两个词我们已经听得再多不过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经常一起听到,往往把管理同领导等同起来,认为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管理”就是“领导”,“领导”就是“管理”。
在管理学上,管理一般被定义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曾被简单认为就是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其实,管理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同时,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在组织中,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的,组织内的成员从事提高组织资源效率的行为。
管理通常是通过领导实现的,一般将组织或部门的主要管理者称为领导。领导过程的本质就是率领下属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上下级关系。领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做出决策,确立奋斗目标、规划,以及制订相应的政策,为本组织本部门的工作指引前进的方向。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不仅仅承担管理职能,还承担业务职能,比如业务指导、参与谈判等。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业务发展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于是领导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企业的经营运做上,从而出现了领导重视业务发展而忽视管理的现象。在卖方市场的经济时代,由于市场需求大,产品供不应求,这一模式引发的客户满意度方面的问题并不突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转入买方市场经济时代,客户对于购买的产品和服务“逆来顺受”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客户对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更加挑剔,可以说,客户的最终选择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由于组织对管理的松懈,造成组织内部运做不畅,从而严重影响了组织内业务的正常进行,而恰恰往往这时候,领导受到的业绩压力更大,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环节,造成组织绩效的持续低靡。
为适应市场需求,组织需要有科学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分工。通过强化管理,使组织内各职能框架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使效率、质量、成本等业务运做责权明确,将组织及部门负责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进行明确分工,组织中只有各司其职、共谋其事,才能高效运做并发挥团队作用。
管理和领导要点一致,那就是对人的领导和管理。人才的短缺是组织普遍面临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招不到人和能力不足。
招聘问题一直是领导头疼的问题,虽然社会上有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但组织却一直在苦苦寻觅想要的人才,出现了“找工作难,招人更难”的现象。且不说求职者的能力和顾主要求的分歧,从组织方面讲,对人才要求的定位不准极大限制的组织的发展。一个高中生能做的工作,却偏偏要求本科以上,明明用不到英语,却非要六级以上……即便招来了组织想要的可塑性强的人才,由于组织提供的职位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却很难留住这些人才,于是又进入下一轮的招聘环节。担心能力不足也许这也是造成组织提高招聘门槛的原因之一,而宁缺勿滥的原则便成为招不到人的原因之二。有些组织就是这样变成了社会免费的培训学校,用人问题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发展。
下属能力不足是领导头疼的另一个问题。由于怕下属不能担当或工作中犯错,就只能采取不放权、自己做的方式,使领导陷入琐碎的具体工作中,一方面无暇顾及领导的管理工作,使工作产生错位;另一方面,由于下属得不到锻炼机会,也就得不到成长。在组织的日常运做中,岗位缺失远大于能力不足给组织造成的伤害。能力不足可以在领导的指导与适当放权中维持正常运做,而岗位缺失则直接导致组织的职能缺口,直接影响组织的运做。组织因分工不同,需要的人也有不同,有些岗位需要优秀的人才,有些岗位只有平庸人才能甘于寂寞并坚持下去。
领导的责任在于持续提升组织的绩效,同时不断提高下属的能力,有条件的允许下级能力不足,有限制的允许下级犯错误,不分范围的给下级成长的空间。(薛永全)
- 上一篇:员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