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味白领 > 职场女人:两难之战

职场女人:两难之战

2007-03-09 17:27:40 来源:广州日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做优秀的职场精英,还是做称职的好妈妈,对于刚刚生完宝宝的职场女性来说,几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究竟是万难两头齐全的跷跷板,还是角色升级,新考验成就新精彩?

  成功的妈妈们总结出的经验是:调整心态,做好计划,讲究技巧,加上妥善的后勤保障,职场妈妈也可以达到双赢。当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别忘记给做爸爸的一点压力,生活的压力,两个人分担时,就只有一半了。

  重返职场,压力升级

  29岁的SANDY刚刚休完产假,回单位后,体重骤减,甚至比没生孩子前还瘦了几斤。同事中执著于减肥的爱美MM们纷纷找SANDY讨教瘦身经验,SANDY有些哭笑不得:“什么瘦身啊,我这是累的。白天办公室累死累活,晚上回去后还要照顾孩子,夜里也睡不好,是只骆驼也很快累成马了。”

  SANDY的宝宝是早产儿,体质比较差,SANDY生产的时候身体也不太好,整个产假中,不仅要忙着和孩子互相适应,还要抓紧调养自己的身体,五个月的产假转瞬即逝。新妈妈的身份还没适应好,SANDY又必须回部门报到上班了。“这些天,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觉得有点应付不过来。”回来就赶上行业内的旺季,工作铺天盖地,SANDY刚一上班就接了一个项目,整整一个月没有歇过一天。有时晚上11点钟才回去,孩子早已经睡了,只能悄悄地看看她。有时,甚至连续两三天看不到孩子。

  “最难受的是心理上的煎熬,从24小时跟宝宝守在一起,到每天大部分时间见不到她。”SANDY掩饰不住对孩子的牵挂。为了克制这种情绪,她连女儿的照片都不敢带在身边。偶尔中午打电话回家问一下孩子的情况,眼泪就不自主吧嗒吧嗒掉,需要很长时间调整工作状态。所以,SANDY上班时一般不会打电话,努力让自己不想孩子。

  作为过来人,人力资源主管庄亚洁分析到:“许多职业女性在经历怀孕、生产后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都会有一些不适应。产后养育宝宝等一系列繁重的家务和对宝宝的牵挂都可能成为影响工作的主要原因。”因此,庄亚洁建议,新妈妈在休产假期间,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手段了解自己的行业动态。同时,应当和同事保持联系和沟通,了解工作进展的情况以及公司近来新的变化。这样,在重返职场时,你可以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需要提醒一点,返回岗位前,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生活上,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如果重返职场以后工作会驶入慢车道。妈妈们必须接受这一现实,同时,尽快给自己重新定位。”庄亚洁劝诫说。一旦有了孩子,女性的大多时间和精力都会被养育孩子所占据。这个时候,应当尽量放松,要避免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产生的焦虑。

  工作负罪感纠缠不休

  采访中,记者发现,只有少部分职场妈妈能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工作中,大多数职场妈妈们处于在家庭和工作的辛苦平衡之中,并对这种情况感到非常无奈。同时,记者了解到,大多数职场妈妈都认为在职场压力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以及自己对好妈妈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她们既要负担家庭的一部分收入,又要为子女的成长付出比父亲更多的心血。因此,在事业和家庭的关系间,她们还在不停地权衡着、探索着。

  31岁的孔洁最近不在工作状态,有时甚至会难受得喘不上气。无奈之下她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一番聊天后,医生告诉她,她没什么病,只是有些时下许多职场妈妈都容易有的“工作负罪感”。深究这种负罪感的来源,原来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孔洁2岁的小宝宝生水痘,高烧住院,然而她却正在上海跟别人谈合同,无法回家照顾孩子。回家后,婆婆有些不快叨念了两句,丈夫随口说了句“早知道,就等孩子进了幼儿园你再去上班了”,孔洁从此就有了深深的“工作负罪感”。

  女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分散,不会像男人那样做一件事时就想着这一件事,而是往往会同时想到另外好几件事,并因此焦灼不安。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尤其是职场妈妈比较容易受到“工作负罪感”的感染,这其实是一种因为全职工作而无法陪伴孩子的负罪感。生性追求完美的女人,身兼妻子、母亲和职业人的角色,一旦哪个角色表现稍差,都很容易陷入负罪感中。女人天生的敏感和情绪化,无疑又成为这种情绪的催化剂,被这种负罪感所折磨,让职场妈妈无法轻松面对工作和生活,严重的,甚至会毁掉她们的自信心。

  “战胜这种负罪感或许是职场妈妈所必修的一门功课。我的方法:首先承认能力有限,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积极乐观的高校教师杨骅如是说。妈妈们必须调整心态,去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调查表明:母亲有全职工作与否,不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真正对孩子有影响的是母亲对工作的态度——积极乐观的,满心不情愿的,或是充满负罪感的,这些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那些乐观的、不为孩子过度担忧的女性,是更好的母亲和员工。

  育儿观念:冲突与改进

  自从有了宝宝后,吴道平转为自由职业者,在家里专心照顾宝宝。宝宝一岁半时,丈夫也回到家中,陪同她一起投入宝宝的早期教育。如今,在他们的悉心培养下,2岁的宝宝已经会认一千多汉字,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天才宝宝”。

  “亲子关系对宝宝的成长最有利,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良好行为都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在宝宝3岁之前,我们夫妇俩决定手把手做他的早期教育。”吴道平说。为了每时每刻帮助宝宝进行早期阅读和识字,就连去喝早茶,他们都会带着小本子,宝宝吃凤爪,她就在本子上写上“凤爪”,告诉宝宝他吃的东西叫什么,是这样写的。等宝宝吃完了,她再在本子上写“凤爪,吃完了”,教宝宝认,带宝宝念。

  吴道平夫妇俩的教育方式,曾引起老人的不满,老人认为孩子还小,不应该承担这么重的学习任务。“宝宝的奶奶住在隔壁,我们尽量不让老人承担教育的事。”吴道平夫妇认为,老人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容易溺爱孩子。

  金色雨林学习研究中心金朗老师认为,时下的年轻父母知识水平普遍较高,在育儿上,引进了许多新理念。但家中如有老人,必须要跟老人沟通,传统方法合理的可以保留,不科学的地方,要沟通调整。两代人一同抚养小孩,教育的方法一定要一致,不然,孩子很容易察言观色,变成“小两面派”。

  金朗提醒:接受现代教育的妈妈们,也不可迷信西方的一些育儿思想,比如西方人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从小很少抱孩子。后来西方的育儿专家发现,他们的孩子出现自闭症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语言能力较差。金朗认为,传统家庭中,孩子跟亲人们的接触是从早到晚不间断的,大人多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安慰物”呼唤亲子质量

  看过《疯狂主妇》的妈妈们还记得,主妇莱妮特刚刚重返工作岗位,她的小儿子就用一把伞替代了跟她的亲密。他吃饭、睡觉、上学,无时无刻不抱着这把伞,他为伞取了名字,跟它聊天…… “这其实是一种孩子因为缺乏来自母亲的安全感所引发的‘安慰物’现象,是一种值得妈妈们注意的病态心理。”金朗分析到。

  金朗指出:“安慰物”表现在孩子对某种物体过分依赖,对象可能是一张毯子、一块毛巾、一个洋娃娃等。“安慰物”是触觉敏感症的一种表现,这是由于跟母亲皮肤接触不够造成的一种“皮肤饥渴”。其症状产生原因跟亲子关系联系紧密,剖腹产出生和没进行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容易患上此症。患上此症的孩子还会缺乏安全感,怕生,怕黑,莫名其妙焦躁和易怒。

  因此,剖腹产出生的孩子,妈妈们必须通过后天的爱护弥补宝宝的缺陷。多跟孩子按摩,包括捏脚、搓手,学习专业的按摩操,多抱抱孩子,都是一种安慰。

  金朗说:亲子关系中母亲先入为主,科学上应当进行8个月的母乳喂养。但目前的职场妈妈由于产假关系,一般喂养四个月左右就会返回工作岗位。为了避免宝宝的“皮肤饥渴”,要尽量多跟宝宝进行“肌肤之亲”。比如一有时间就亲亲宝宝,用手指轻刮孩子脸颊,对着孩子学猫叫。给孩子穿衣服时,可在其腋下或背部挠几下,让孩子感受到关爱。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或是唱催眠曲,孩子2岁后,则可和孩子一同洗澡,在水里尽情玩耍。

  对宝宝而言,除了吃饱穿暖的需求外,还有很多需求,如心理需求、游戏需求等等,三四个月后,宝宝开始产生交流和学习的需求。平日白天无法抽身的职场妈妈,下班后或是节假日,要多带孩子出去玩耍、交朋友,满足孩子的多样需求。到了上学的年龄后,孩子慢慢会有独立意识,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弹性空间,弹性能使亲子关系更持久。(王赢杰、李庆瑜)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