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应诉 损失将很大
佛山企业遭遇发展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摩擦案件逐年增多,有关部门提醒——
企业不应诉 损失将很大
2006年佛山企业遭遇的21起国际贸易摩擦案件中,超过一半是由发展家和地区发起的。市外经贸局昨天提醒企业,莫因涉案金额小而不积极应对,以免引发连锁反应。
发展家和地区发起案件增多
2006年,全世界共有 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86起贸易贸擦案件,其中21起涉及佛山企业,包括新发起的反倾销案件14起,反倾销复审和日落复审各1起,反吸收调查1起,保障措施调查4起。佛山全年涉案企业总数近180家,涉案金额超过7500万美元。涉及瓷砖、熨衣板、光盘、鞋等16类产品。
记者查阅市外经贸局提供的资料发现,因涉案企业多、涉案金额大,欧盟和美国仍是佛山出口产品的“重灾区”。但发展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摩擦案件,无论是数量还是涉案金额在所有案件中所占比重都在增加。2001年至2004年,佛山企业共遭遇6起贸易摩擦案件,其中由发展家发起的为2起,占总数的33%;2005年,佛山企业共遭遇16起贸易摩擦案件,其中由发展家发起的为8起,占总数的50%;2006年,佛山遭遇的21起贸易摩擦案件中有12起是由发展家和地区发起,占总数的57%。发起案件的发展家和地区遍布非洲、欧洲、南亚、中南美。其中土耳其针对空调、瓷砖、鞋与真空吸尘器、花岗岩发起的4起案件涉及佛山,印度针对陶瓷、尼龙长丝、可刻录光盘发起的3起案件涉及佛山。
不应诉损失扩大
“对欧美发起的案子,佛山企业普遍高度重视;而面对发展家和地区发起的案子,佛山企业的应诉率却不高,即使应诉也有相当部分是由对方的进口商主导,佛山企业协助。”市外经贸局负责人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发展家和地区的市场较小,企业不愿意为此耗费巨资打官司。
而不应诉带来的损失远比企业想象的要大。2001年,印度对建筑陶瓷发起反倾销调查,佛山没有一家企业应诉,全部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结果引发连锁反应,菲律宾、韩国、土耳其轮番向建陶企业发难。现在佛山建陶企业对于发展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摩擦案已非常重视,但在其他行业依然不容乐观。
应调整出口结构
尽管来自发展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案越来越多,但现在仍有相当多企业不解原因。我市一家进出口公司的业务员就疑惑:“欧美的物价水平高,我们低价出口,被认为是反倾销,不足为奇。可有些国家本来就穷,为什么我们低价出口商品过去,不感激我们,还搞反倾销?”
市外经贸局负责人分析,发展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类似,为了保护本国产品,自然会对大量进口的外来产品发难。佛山企业应该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调整相应的出口策略,比如尼日利亚纺织企业较多,我们出口纺织品过去就应该相应提高价格,或者多出口他们生产比较少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