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构筑西部人才高地
2006-12-19 11:12:28 来源: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作为我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陕西不乏人才资源优势。近年来,陕西着力从转变观念、优化环境、制度创新、强化引智上实施突破,目前全省的人才工作呈现出人才流动基本合理、进大于出的可喜局面。
近日,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就如何充分发挥陕西科技大省和人才大省的优势,全力构筑西部人才高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三支队伍人才总量年均增长6.8%
记者:陕西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又是一个人才和科技大省,人才工作在陕西建设经济强省中处于何种地位?
赵正永:陕西近年来始终坚持把人才战略作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第一战略,能否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对于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2002年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在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陕西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兴则陕西兴、人才强则陕西强的观念。今年初制定的陕西省“十一五”规划重申,把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第一战略。截止到“十五”末,全省各级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69.2万人,三支队伍人才总量年均增长6.8%。
选拔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任“一把手”
记者:陕西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是怎样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育才、聚才和用才的?
赵正永: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于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战略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近几年,我们着力打通高层次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通道,注重从高校、科研院所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市、县班子任职,使一批学有所长,又具有较强行政管理工作能力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了省政府主要工作部门的“一把手”。同时,我们还面向全国为省级机关公开招聘副厅级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使党政人才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
20多项政策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建功
记者:陕西省是如何为人才的成长、发展创造环境,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赵正永:为稳定、支持各类人才在陕创业和施展身手,我们先后出台了20多项人才工作政策文件。我们为科技人才搭建了创新服务平台。目前,全省初步建立了以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平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发展到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2个,博士后流动站141个;将分散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基础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建成了大型科学仪器公用网和科技信息网,初步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等为重点,建立了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活动交流平台。省委、省政府成立的决策咨询委员会,吸收各方面的高层次专家参与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决策咨询和科学论证;建立了陕西省院士活动中心,为在陕“两院”院士开展学术交流、组织集体活动提供服务;实行了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进一步畅通了高层次人才与党委政府的经常性联系渠道。
为各类人才拓展创业平台。省上成立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先后拿出2000多万元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由科技人员领办的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600多家科技企业担保了贷款,有力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从1997年开始,省财政设立了“三五人才”专项资金,资助高层次后备人才从事学术研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在西安、杨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建立了留学生创业园,吸引留学回国人员来陕创业。
农村基层振兴计划已在全省58个县区铺开
记者: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陕西如何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
赵正永:陕西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目前已拥有乡土人才近40万人。为加强基层党政后备人才培养,从2000年开始,每年从应届毕业大学生中公开选拔300至500名优秀生,分配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目前已有1700多人到乡镇任职,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目标。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省财政每年出资5000万元设立“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并鼓励社会、个人捐助,多方筹措资金,通过实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乡镇医疗卫生队伍等七大工程,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支医、支教、支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目前振兴计划已在全省58个县区展开试点。
记者:请您谈谈未来几年陕西将以怎样的姿态加强与省外、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赵正永: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陕西与省外、国外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陕西愿依托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数众多的科技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园区蓬勃发展的产业优势、各类科技人才资源比较雄厚的人才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广的胸怀,与兄弟省份和各国联手开发人才资源,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共建人才资源合作开发新机制,加强在人才教育培训、科技成果交流、人才队伍交流、人才柔性流动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人才政策协调、人才资源共享、人才市场共管、人才信息互通、人才资格互认、人才服务互补等进程,共筑人才高地。
近日,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就如何充分发挥陕西科技大省和人才大省的优势,全力构筑西部人才高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三支队伍人才总量年均增长6.8%
记者:陕西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又是一个人才和科技大省,人才工作在陕西建设经济强省中处于何种地位?
赵正永:陕西近年来始终坚持把人才战略作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第一战略,能否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对于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2002年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在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陕西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兴则陕西兴、人才强则陕西强的观念。今年初制定的陕西省“十一五”规划重申,把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第一战略。截止到“十五”末,全省各级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69.2万人,三支队伍人才总量年均增长6.8%。
选拔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任“一把手”
记者:陕西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是怎样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育才、聚才和用才的?
赵正永: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于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战略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近几年,我们着力打通高层次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通道,注重从高校、科研院所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市、县班子任职,使一批学有所长,又具有较强行政管理工作能力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了省政府主要工作部门的“一把手”。同时,我们还面向全国为省级机关公开招聘副厅级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使党政人才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
20多项政策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建功
记者:陕西省是如何为人才的成长、发展创造环境,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赵正永:为稳定、支持各类人才在陕创业和施展身手,我们先后出台了20多项人才工作政策文件。我们为科技人才搭建了创新服务平台。目前,全省初步建立了以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平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发展到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2个,博士后流动站141个;将分散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基础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建成了大型科学仪器公用网和科技信息网,初步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等为重点,建立了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活动交流平台。省委、省政府成立的决策咨询委员会,吸收各方面的高层次专家参与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决策咨询和科学论证;建立了陕西省院士活动中心,为在陕“两院”院士开展学术交流、组织集体活动提供服务;实行了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进一步畅通了高层次人才与党委政府的经常性联系渠道。
为各类人才拓展创业平台。省上成立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先后拿出2000多万元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由科技人员领办的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600多家科技企业担保了贷款,有力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从1997年开始,省财政设立了“三五人才”专项资金,资助高层次后备人才从事学术研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在西安、杨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建立了留学生创业园,吸引留学回国人员来陕创业。
农村基层振兴计划已在全省58个县区铺开
记者: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陕西如何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
赵正永:陕西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目前已拥有乡土人才近40万人。为加强基层党政后备人才培养,从2000年开始,每年从应届毕业大学生中公开选拔300至500名优秀生,分配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目前已有1700多人到乡镇任职,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目标。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省财政每年出资5000万元设立“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并鼓励社会、个人捐助,多方筹措资金,通过实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乡镇医疗卫生队伍等七大工程,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支医、支教、支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目前振兴计划已在全省58个县区展开试点。
记者:请您谈谈未来几年陕西将以怎样的姿态加强与省外、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赵正永: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陕西与省外、国外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陕西愿依托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数众多的科技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园区蓬勃发展的产业优势、各类科技人才资源比较雄厚的人才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广的胸怀,与兄弟省份和各国联手开发人才资源,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共建人才资源合作开发新机制,加强在人才教育培训、科技成果交流、人才队伍交流、人才柔性流动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人才政策协调、人才资源共享、人才市场共管、人才信息互通、人才资格互认、人才服务互补等进程,共筑人才高地。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 菲董 x 阿迪新鞋官图!下周登场!
- 「北卡泡」日期曝光!你会入手么?
- 庆祝 35 周年!白红 AJ5 即将回归!
- 国内人气极高!「GiGi 配色 AJ13」要复刻啦!
- 鞋盒太华丽!游戏王 x Air Max 日期泄露!
- 近期「最稀有」AJ 联名!官方型录曝光!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