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新闻 > 毕业生角逐正酣 10万余岗位严阵以待

毕业生角逐正酣 10万余岗位严阵以待

2006-12-16 10:01:23 来源:中青在线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2007年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其中上海高校毕业生预计共14.3万人,比今年增加1.4万人,增幅为10.85%。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政府及社会各方面集中推出各种招聘活动;企业为了储备人才,也把目光瞅准了学生精英,接连开入校园进行招聘。各种类型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因此轮番登场,火爆一时:11月20日“2007届高校毕业生网上联合招聘月活动”打响了应届生招聘的第一枪;接着各大高校接二连三地举行招聘会,11月21日华东政法学院法院、检察院专场招聘会,11月24日松江大学城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同济大学毕业生招聘会……据悉在元旦前,本市各高校还将举办有形就业市场60余场,近7000余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10万余个工作岗位。 14万本地毕业生加上大量涌入的外省市高校毕业生在1个月内共同角逐10万岗位,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场面?今年的毕业生求职有何特点?记者跟随毕业生们辗转一个个招聘现场,记录了第一手招聘信息。

  招聘特点:

  企业职位增加 求职仍然不易

  名企校园宣讲高烧未退,高校专场招聘会已接踵而至。这两周来,近10场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扎堆出现,着实让应届生求职火了一把。大四毕业生们个个忙着搜集各大高校招聘会日期表,三五结伴,将华政、东华、复旦、同济、华师大的校园招聘会一一击破。那么,今年的高校专场招聘会有怎样的特点?

  特点一:招聘企业数赶超往年

  记者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无论是参展企业数量还是招聘职位数量、企业知名度都更胜一筹。比如首场大型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松江大学城6校联合请来了42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数5000余个,让赶来的毕业生们兴奋不已。又如同济大学毕业生招聘会,有250多家企业捧场,大大超过去年,并且邀请了不少外地知名企业,给了毕业生更广阔的就业舞台。

  特点二:职位数远不能“解渴”

  问起参加过招聘会的学生有何感想,共同的感受便是“拥挤”和“竞争激烈”。记者看到,每场招聘会一到高峰时段就被挤得水泄不通,场外排队的毕业生蜿蜒近百米。少数同学清晨7点就来排队。根据各大高校就业办反馈,参加专场招聘会的毕业生往往超过万人,本校、外校、外地毕业生同会竞技。

  不少毕业生对记者表示:“现场岗位虽多,但跟参会的上万名毕业生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特点三:外地企业高价揽才

  高校招聘会上除了大量的本地企业,也出现了不少外地企业的身影。记者在松江大学城、同济大学等招聘会上看到,很多来自珠江、广州、浙江、广西、青岛等地的知名企业特地赶到上海招揽优秀毕业生。相比本市企业,外地公司开出的条件更具吸引力。比如坐落于湖北的葛洲坝集团公司,将自己优厚的薪资福利明确标出: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将分别得到1200、1600、2000元的试用期工资,转正后年薪分别不低于2万元、2.2万元、4.5万元,此外分别还有3000元、1万元、5万元的安家费,还有不小于80平米的住房。对此,很多同学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其在上海面对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不如去外地闯一闯。

  特点四:外地毕业生求职艰难

  “我是东北大学的,为了这场招聘会特地买火车票赶来的”,“我是齐齐哈尔赶来的,想在上海找份工作”……在高校招聘会现场,记者多次听到这样的自我介绍。很多外地大学毕业生获得信息后,专程赶到上海参加招聘会,希望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然而记者发现,由于不熟悉上海的就业情况,也不熟悉上海本地的企业,很多外地毕业生的期望职位、薪酬和本地毕业生差距较大,再加上户口、住宿、口音等劣势,他们的求职显得格外艰难,获取的信息有偏差、笔试面试时间或招聘会地点弄错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特点五:低年级提前找实习机会

  询问了老半天职位信息,最后冒出一句:“请问贵公司招聘实习生吗?我是大三的。”HR这才恍然大悟,继而婉言谢绝。

  这一幕经常发生在各大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有不少大二、大三的学生趁大型招聘会寻找实习机会,然而得到的大多是拒绝的答案。

  某大三学生告诉记者,良好的实习经历是今后找工作的重要砝码,因此他很希望在与企业面对面的机会中寻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企业HR却告诉记者,每个企业招聘毕业生的名额是固定的,招聘实习生也有计划和预算,低年级同学贸然询问实习机会,勇气固然可嘉,成功率却很低。
就业看点:

  技术人才最吃香 企业更爱高学历

  看到拥挤的现场,毕业生们感到了就业压力,不少同学走出招聘会纷纷感叹:“企业太少,展位太挤,求职太难”。那么今年的招聘集中在哪些行业?对毕业生要求怎样?

  看点一:技术类人才争夺最凶猛

  据某专业人才招聘机构对代理客户进行的一项统计,今年企业校园招聘重点是技术研发类人才,热门职位包括软/硬件研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数字电视、数码家电研发、信息通讯研发、3G研发、工业设计等等。

  在名企的清单中,IT、通讯、生物化学等企业占据了最大份额:戴尔、陶氏化学、索尼、飞利浦、博世、EMC、趋势科技、英特尔、群硕……名企齐刷刷地把眼光瞄准了校园中的技术新人。其中陶氏化学研发中心招聘研发人员100名、信息技术人员30名,IBM招聘400多人,Google、Sony、飞利浦等公司都在为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补充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电气设计工程师。

  结论:理工科毕业生求职相对容易

  有了诸多技术类职位的空缺,理科生求职相对要容易得多,因此他们的表现更加自信。复旦大学计算机系一名本科毕业生告诉记者,他的期望薪酬是税后6000元,对于这个“报价”,他颇为自信。“这不是我个人的想法,同学们都是这么衡量的。学校大三时有实习计划,通过和公司的接触,我们对IBM、DELL等一批知名公司的新人工资很清楚,这个薪酬期望应该可以实现。当然,若企业发展前景良好,薪酬可以稍微降低。”

  而这样的薪酬,一些文科类毕业生是怎样也不敢奢望的。记者采访的多位上海财经大学经管类硕士,纷纷表示薪酬不是最重要的,先看企业和职位发展。而一些中文、经济、贸易等专业的本科生则表示能接受的起薪为2000元左右。

  看点二:硕士研究生数量激增

  由于2003、2004年是研究生的报考高峰,今年毕业生中的研究生比例大大超出了往年。某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告诉记者,今年很多高校三年制、两年半制的硕士生同时毕业,硕士生竞争特别激烈。

  结论:学历高消费现象加剧

  记者发现,在硕士、博士已经不再稀奇的年代,学历高消费的情况更加普遍。比如某知名制药公司推出了若干招聘职位,一些技术、研发类岗位要求至少硕士以上,而本科生只能投递“销售代表”以及“生产”的岗位。该公司HR坦言,在以前,本科生也有很多机会从事技术类工作。

  另一家知名IT公司招聘官告诉记者,他们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学历要求都逐步提升到了硕士和博士,“以前招聘,应聘的都是本科生居多,但是今年招聘,硕士生的简历也非常多。公司感觉硕士毕竟多学了3年,技术更加精通。并且公司规定,如果有博士应聘,一定给予面试机会。”

  看来,2007届本科生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硕士、博士们又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这些都是在求职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