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浙三地鞋业商会首次携手
泉州鞋业商会、广东省鞋业厂商会和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达成协议,由三地商会联合发起,组建“欧盟反倾销应对联盟”。三方约定,在应对欧盟对展开鞋反倾销问题上协同步调,用一个声音说话。这一合作,开了三地协会在应对反倾销问题上跨区域联动的先河。
欧盟10日抵泉调查
1月13日,欧盟明确表态拒绝给予鞋厂商市场经济地位。2月份,另有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将向和越南产皮鞋征收近20%的临时性反倾销税。
泉州市鞋业商会秘书长郑天对说,欧盟反倾销调查组已经开始对三地涉案企业展开调查,并将于10日抵达泉州。对于欧盟的这一举措,郑天对表示,这已经是一个老问题,欧盟各国在对待鞋的态度上始终没有改变。广东、温州、泉州同为重要制鞋基地,是这次欧盟反倾销案涉案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从共同的利益出发,三地联动已经迫在眉睫。
另据报道,欧委会将于4月7日开始对鞋(皮鞋和皮面鞋)征收渐进式4%-19.4%的反倾销税。郑天对说,欧盟对鞋反倾销一旦立案,势必会严重影响到欧盟的进口商、零售商的利益,由此可能会缩减贸易渠道,导致企业减少或失去合作伙伴。这样不仅给中方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同样,欧盟的进口商、零售商也将承受巨大损失。
富贵鸟将接受抽样调查
总部在泉州的富贵鸟集团是本次欧盟反倾销调查的13家抽样公司之一。该公司外贸部经理廖先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欧盟对鞋反倾销调查,缺乏证据,实为贸易保护。
他说,欧盟指责政府干预行业发展,此说毫无根据。制鞋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民营化最强的行业之一,没有任何国家股权,是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运营的。他指出,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根本不可能存在政府干预手段。广东、温州、泉州三地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三地鞋企均为独资或合资性质,也不存在政府方面的优惠补贴一说。
另外,廖先生认为,欧盟制鞋业之所以出现今日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制鞋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不适合在欧盟国家生产。另外,欧盟还从印度、印尼和东欧国家进口鞋产品,所谓影响也并非一方所造成。他说,鞋对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制鞋产业产生不少影响,这是由于它们自身存在诸多不景气的因素形成的,并非纯粹鞋冲击造成的。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世界鞋业从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转移到亚洲台湾、日本、韩国一带,90年代后,又转移到沿海地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象。
三地携手同声抗辩
此次,广东省鞋业厂商会、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泉州市鞋业协会三地协会共同倡议,联合组建“反倾销应对联盟”,旨在以更积极地态度应对欧盟反倾销“无损害抗辩”,以保护鞋类企业在欧盟的市场份额,最大程度地为涉案鞋企争取更大权益。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峰说,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低,具有这一行业的比较优势。鞋类产品对欧出口长期受到欧盟不公正的配额限制,2005年配额取消后欧盟就对皮鞋采取反倾销措施,仅半年时间鞋不可能对欧盟制鞋产业造成损害,更不存在倾销。欧盟此举不符合WTO规则,是明显的贸易保护。
目前,鞋企有相当一部分的设备、皮革、鞋料都是从欧洲购进,加上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出大批的优质鞋,吸引很多的欧盟进口商、零售商前来下单。鞋企实际上是在利用优势资源,为欧盟消费者制造价廉物美的鞋产品,这完全符合欧盟国家的消费者利益,鞋在欧盟市场很受欢迎,销量逐年增长。朱峰认为,制鞋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98%以上的企业是民营和外资企业,而欧方却无视这一事实,否决了所有应诉企业的市场经济待遇,并拟征收反倾销税,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违反了公平贸易的原则。
新闻内存
2005年10月,欧盟曾派出人员悄然入闽,对涉及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的3家福建鞋企进行实地核查,泉州两鞋企富贵鸟和恒泰就在核查名单之列。据了解,该次调查是我省遭遇反倾销案件以来,涉案金额最大,涉案企业最多的一次。
欧盟是在去年的6月30日和7月7日分别对我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进行了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为5255万美元,而皮鞋涉案金额高达6.7亿美元,是近10年来欧盟对华反倾销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在去年10月的调查中,欧方人员两人一组,分赴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的13家抽样企业进行了核查。欧盟主要是围绕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问卷和反倾销问卷中展开,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核实。
据介绍,欧盟去年入闽的抽样标准是,挑选出口量或内销数量居前的企业。如果企业能过“核查关”,就有望打赢反倾销官司,可以拿下出口零税率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