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昨日举行
2005-11-16 09:04:28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由省人事厅举办的为期两天的“甘肃省2006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暨第12届开发西部全国范围人才招聘会”,于11月12日在高新技术人才市场拉开帷幕。来自省内外的221家企事业用人单位前来觅才,两万多各级各类人才争抢7000多个岗位,场面异常“火爆”。
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据了解,本次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与去年同期比,用人岗位多、专业限制少、知名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占的比例大。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外省的单位也纷纷前来选拔精英良才。221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7000多个就业岗位中,属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较大。即使这样,僧多粥少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据省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钟主任介绍,我省今年共有大中专毕业生约8万人。其中,包括高职在内的专科以上毕业生约4.3万人,比去年增加了7000多人;中师毕业生除外的中专毕业生约1.7万人;中师和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约两万多人。
政策通道引导就业
据就业指导中心钟主任介绍,为方便和鼓励毕业生就业,我省全部取消限制政策的同时,还出台了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市场调控”。同时在全国率先为毕业生发放“报到证”和“择业证”,允许他们3年内持“择业证”在户口所在地自主择业。为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从2004年起,我省还为去“国扶”县就业的本科生每人奖励2000元;为愿意去兰州市以外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每人奖励3000元。据了解,去年发放这项奖励资金达62万元,今年此项政策不变。
供需观念悄悄转变
本次“双选”会上,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用人单位的觅才观念均悄悄转变。往年非公有制企业在招聘会上常常“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据统计,去年我省仅有1000多人去非公有制企业工作。而今年不同,记者看到一些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招聘点,也被求职者挤得水泄不通,截至当天上午12时,有2300多毕业生和非公有制企业洽谈。用人单位不再注重毕业学校名气和荣誉证书而是看重专业是否对口、是否了解求职单位、是否能胜任所求工作等实际内容。兰州炭素纤维厂要8名大专毕业的营销员和5名大专毕业的男性技术工人。待遇是吃和住都管,实习期间每月给600元工资。条件是要“知己知彼”者,要实干者,不要只“想坐办公室”者。
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据了解,本次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与去年同期比,用人岗位多、专业限制少、知名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占的比例大。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外省的单位也纷纷前来选拔精英良才。221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7000多个就业岗位中,属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较大。即使这样,僧多粥少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据省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钟主任介绍,我省今年共有大中专毕业生约8万人。其中,包括高职在内的专科以上毕业生约4.3万人,比去年增加了7000多人;中师毕业生除外的中专毕业生约1.7万人;中师和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约两万多人。
政策通道引导就业
据就业指导中心钟主任介绍,为方便和鼓励毕业生就业,我省全部取消限制政策的同时,还出台了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市场调控”。同时在全国率先为毕业生发放“报到证”和“择业证”,允许他们3年内持“择业证”在户口所在地自主择业。为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从2004年起,我省还为去“国扶”县就业的本科生每人奖励2000元;为愿意去兰州市以外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每人奖励3000元。据了解,去年发放这项奖励资金达62万元,今年此项政策不变。
供需观念悄悄转变
本次“双选”会上,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用人单位的觅才观念均悄悄转变。往年非公有制企业在招聘会上常常“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据统计,去年我省仅有1000多人去非公有制企业工作。而今年不同,记者看到一些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招聘点,也被求职者挤得水泄不通,截至当天上午12时,有2300多毕业生和非公有制企业洽谈。用人单位不再注重毕业学校名气和荣誉证书而是看重专业是否对口、是否了解求职单位、是否能胜任所求工作等实际内容。兰州炭素纤维厂要8名大专毕业的营销员和5名大专毕业的男性技术工人。待遇是吃和住都管,实习期间每月给600元工资。条件是要“知己知彼”者,要实干者,不要只“想坐办公室”者。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跳槽带走一般商业信息不违法?
- 下一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新人公开招聘薪酬兼顾公平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