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躲关税,豪赌52亿库存,阿迪达斯在走一招险棋
7 月 30 日,Adidas把二季度成绩单摆上桌面——约 60 亿欧元的销售额、5.46 亿欧元的营业利润,双双超出华尔街预期 。
截至2024年,越南和印尼是Adidas最大的两个采购国,分别占公司产品产量的27%和19%。
美国已通知自 8 月 1 日起将上述两国产运动鞋的关税上调至 20%(越南)与 19%(印尼),Adidas 估计这会在 2025 年下半年侵蚀约 2 亿欧元营业利润。
尽管新关税尚未生效,但仅在第二季度,与供应链相关的成本压力已经让公司付出了“数千万欧元”的代价。
而复古鞋的热浪撞上关税的冷锋,Adidas该怎样重新排兵布阵?
利润上冲,关税踩刹
按可比汇率计算,Adidas 品牌 Q2 收入增长 12%;受益于减折扣与运费下降,集团毛利率升至 51.9%;营业利润同比跃升 58% 至 5.46 亿欧元(数据来源adids财报)。
尽管如此,管理层仍死守全年 17–18 亿欧元 EBIT 指引,理由很直接:
美国关税可能再啃走 2 亿欧元 。这些新税率已在二季度先掏走“数千万欧元”利润;若全面落到北美那约三成收入上,净利率恐被压低 1–1.5 个百分点 。
赚钱的火箭刚点火,就撞上了政策限速牌。
在选举年的贸易博弈中,只要白宫再抬关税筹码,Adidas 的盈利蓝图恐怕还得改稿。
抢运囤货:
高库存是一把双刃剑
为躲关税,Adidas 二季度库存同比抬高 16 %,达 52.6 亿欧元。
批发渠道营收 +14 %,DTC 渠道 +9 %,但折扣力度明显收紧。
提前发货让北美仓库“塞满”,财务报表暂时好看;一旦美国消费端因涨价放缓,高库存将直接反噬毛利。
同时,批发狂飙抢量+DTC 提价的“双引擎”策略,加速了现金流,却也放大渠道博弈。
可以说,库存前置像一记提前打出的“保险针”:
疼痛被延后,但剂量过大亦可能产生副作用。关键是 Q3-Q4 的去库存速度——如果复古热度松动,高库存将直接侵蚀利润。
Samba 登顶?
薄底后浪已在敲门
Samba、Gazelle 点燃的“露脚踝 + 薄底”潮流眼下还很火,但不少分析师已经给这波热度设了截止日期——最迟 2025 年就可能触顶。
伯恩斯坦分析师 Aneesha Sherman 估算,Samba、Gazelle、Spezial 等 “露台鞋”今年可贡献约 15 亿欧元销售(reuters2024年数据,2025年没看到),占集团收入约 7%,规模已逼近当年 Yeezy 顶峰。
她同时提醒,这股热度“最快今年就会见顶” 。
时尚媒体 Vogue 指出,Japan、Taekwondo、Tokyo 等更轻薄的复古款正在接棒走红,二级市场交易量持续上扬 。
在“旧款控量、档案新款接力”的策略下,Adidas 真正要守的不是爆款产量,而是节奏;库存调度与新品递补,将决定 2026 财年能否续写复古故事。
谁埋单?
价格那把刀指向谁
Nike 在 5 月下旬率先宣布,对部分成人运动鞋上调零售价 5–10 美元,以对冲新增关税成本。
Adidas 在投资者电话会上承认“不排除涨价”。
与此同时,美国鞋业协会拉着几十家品牌递交联名信称:
“提高关税不会让鞋类制造业回到美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年的精心规划,而关税的增加使这变得困难”。
如果 Nike 已经抬价,Adidas 怎么办?
不跟——价差优势还在;
跟涨——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或许掉头买 Skechers。
左手是渠道,右手是品牌溢价,中间吊着消费者的钱包。谁先松手,谁就多出血——这一关,没有赢家。
在教科书里是消费者,在现实里常常是品牌与零售商共同“咽下”。
这不仅考验着阿迪达斯与消费者的关系,也考验着其与Foot Locker等核心批发伙伴的利润分配默契。
Adidas 与 Nike 的“谁先松手、谁先加价”博弈,正悄悄重塑美国运动鞋价格区间。
三条观测线
决定复古神话的后半场
关税谈判速度——若 20 %/19 % 税率延迟或下调,Adidas 或有上调全年 EBIT 的空间;反之利润率可能再挤 1 pct。
库存去化节奏——Q3 黄金购物季能否消耗前置库存,将直接影响年度毛利率。
产品接力成效——Japan、Taekwondo 能否复制 Samba 的“街头+社交媒体”化学反应,决定复古曲线是否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