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媒走进安踏博士后工作站

日前,由人社部发起的“央媒省媒泉州行”博士后创新专题报道团走进了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听取工作站的情况介绍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在内的多家党央媒都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安踏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参与研发的“冰溶纱”技术,让产品成为爆款。“这项技术通过纤维表面微纳米沉积技术,让功能组分在纱线表面实现可控分布。”安踏集团创研管理总监杨建祥介绍,“简单说,就是能根据运动场景需求,灵活调配冰感、防晒、速干等功能组合,既保留基材的原有特性,又让功能效率提升30%以上。”直击夏季运动闷热黏腻的痛点,产品累计订单达65万件。

“安踏博士后工作站深度嵌入集团打造的创新矩阵,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资源与市场信息,提供从样品到量产的一站式落地通道。”杨建祥表示,这种“科研资源—产业场景—转化机制”的三位一体支撑,让博士后的研究不仅能“出成果”,更能“见效益”。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4年,运动生物力学博士李昂进入安踏集团博士后工作站。他选择安踏,不仅因为体育企业与他的专业高度契合,晋江的人才政策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和信心。李昂说,希望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更好地服务运动员和消费者。今年,他带着“金刚狼人工外骨骼项目”报名参加在晋江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多年来,安踏博士后团队致力于将“运动科学”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在站博士后李昂正在研究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运动鞋结构创新设计,此次他带着“金刚狼人工外骨骼项目”报名参赛。

*参与“走进福建博士后站点”主题采访的媒体记者参观安踏集团展厅。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
“这个项目聚焦篮球和户外两大心智使用场景,将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技术、柔性材料设计、人体生物力学等技术有机结合,有望为市场提供消费级外骨骼鞋装备。”李昂表示,期待在这次大赛中接受行业检验。

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2022年10月14日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开展博士后科研人才招收和培养工作。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受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博士后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与国内相关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运动科学、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领域的高端科研人才。
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配置了专职兼职人员及博士后指导小组,可对博士后的招收和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以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此外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制定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安踏博士科研工作站的运营,博士后的招收、进站、在站培养、出站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规定,可保障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高水平、高质高效的发展。自建站以来,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引进5名博士后创新人才进站,2名博士正在引进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