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营销盛宴鞋企要善用组合
鞋网9月15日讯,2010年不仅是“体育大年”,更是“体育营销大年”,温哥华冬奥会、南非世界杯、广州亚运会三大顶级国际赛事交相辉映,伴随其中的是企业在体育营销上的逐渐成熟。亚运会作为今年年底重量级体育盛会,是企业又一次难得的品牌展示机会,无论是亚运赞助商还是非赞助商,如何利用亚运会来获得关注度和影响力都是一次挑战。
对于企业,特别是正走向国际化的企业来说,广州亚运会无疑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次绝佳的亮相国际舞台的营销机会。通过赞助等手段与高水平的国际运动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这一盛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企业的营销理念是否与本次亚运会的理念契合。
9月9日,搜狐公司率先在广州举行2010年广州亚运会报道战略发布,并宣布邀请韩乔生主持脱口秀节目“乔加大腕”。
近日,记者就有关“亚运营销”向各方专家进行请教。
少花钱,出奇兵,办大事
○广告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培爱:
亚运会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世界杯过后,下半年世界性的重大赛事相对会比较少一点,企业要快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或者是走向世界的经济舞台,我觉得亚运会是一个很好的跳板。
世界杯之后,大家都在总结经验,与在世界杯上亮相的世界级企业相比,国内企业是非常少的。以往国内的企业是不敢涉足世界杯的,因为我们存在恐惧感,而且我们的底气还不够。如果能多了解国际赛事在赞助方面的基本情况,有可能在重大赛事上获得更多的机会,而不一定要投入巨资。商业跟军事战略是相同的,有的时候用重兵,有的时候要出奇兵,也可以实现花少量的钱,达到好的效果。
请体育明星代言+赛事的赞助=高投入,实际上是体育营销企业前十年或者是前四五年基本的模式,大部分企业都是按照这样的套路来做的,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新时期到来的时候,还需要做得更好。从体育目前的现状来看,体育营销与体育品牌在未来给的体育行业将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亚运会成最佳载体
○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女士:
2010年是后奥运时代的第一个大年,亚运会作为四年一次的亚洲体育盛事,将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据CNNIC的数据表明,目前网民已超过4亿,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而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将会是近十年来本土举办的最后一个世界级顶级体育赛事。
作为一个世界的、亚洲的顶级赛事,无论是从体育营销角度,或是从品牌传播角度,都将是企业进行体育营销的最好载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了体育经济在的良好局面。
历经众多体育赛事,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洗礼,国内企业在赛事营销方面的表现日益成熟,不但资源链接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了独特的沟通渠道,让品牌在沟通中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来发挥体育营销的功效。
营销盛宴要善用组合
○CTR媒介智讯研究部总经理赵梅女士:
谈到体育营销,主题就是体育。体育是一个不分国界、民族、阶级的、鼓动所有人的盛宴,它也是一个视觉盛宴,对广告主而言不仅是视觉盛宴,也是营销盛宴。我们在亚运会临近前,看广告主的行为,他们都增加了对市场的投入,整个市场都很活跃。南非世界杯也一样,实际上这些活跃的广告赞助商,有官方特征的只有8家,其他的都是热情的非官方的赞助者。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全民越来越热衷于健身,也多了很多的体育迷、运动迷,这也是体育营销具有广泛空间的理由。体育营销有很好的传播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赞助商宝洁,它的品牌好感度增加了10个点。可口可乐因为南非世界杯搜索量都增加了,这些都代表了消费者主动地去了解品牌、关心品牌的趋势。
体育营销不仅是体育爱好者的活动。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南非世界杯期间除了一部分人因为喜欢足球关注世界杯外,更大一部分人是被“牵连”的,因为体育活动有这样的影响力,可以影响那些不太关注体育的人参与进来。这就是体育营销的传播力——具有一个拉动的趋势,不仅是核心的消费者,包括不太关注体育的消费者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消费者。
体育营销面临的新的传播趋势是什么?我们发现很难用一个媒体来融合所有的消费者,而且通过一个媒体想要触动所有消费者,这样的传播能力在如今的时代是越来越弱了,因此只能善用组合营销。
- 上一篇:鞋包企业做好风险营销管理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