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中国奥委会后,李宁打出了第一张奥运牌
李宁与奥委会(coc)合作后的第一张奥运牌,千呼万唤始出来。
2025年10月24日晚间,在云南大理举办的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开幕式上,奥委会与李宁品牌联合揭晓了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10月29日,本届冬奥会将正式迎来倒计时百天。
李宁与奥委会的合作,合作周期覆盖2025年至2028年四个年度,涵盖包括2026年米兰冬奥会、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在内的十余项国际顶级赛事,为李宁品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权威背书。
事实上,李宁品牌与奥运的渊源可追溯至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长李宁的运动员时代: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李宁一人独揽三金两银一铜,成为奥运史上的传奇,“体操王子”自此诞生。这份奥运基因,自品牌创立之初便深植其中。
1992年至2004年,李宁品牌连续四届作为体育代表团官方装备合作伙伴,陪伴运动员征战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与雅典奥运会,支持、参与并见证了奥运从起步到腾飞的历程。
在即将到来的米兰冬奥会上,李宁品牌标识将再次伴随运动员站上世界领奖台。李宁谈到:“体育的荣耀在一代代运动员间传承,领奖装备代表着巅峰时刻的荣耀,也是民族精神与运动员风貌的展现。期待在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赛场上,运动健儿身着这套‘战袍’,自信地站上领奖台,向世界展示运动员的实力与风采。”
这是李宁成为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后的首个奥运级别装备发布,这次合作又恰逢李宁夯实品牌专业运动形象的关键时期。因此,此次发布装备的设计和科技备受行业关注。
事实上,李宁品牌长期以来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在国产运动品牌中一枝独秀。近十年来,李宁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8亿元,在鞋研发方面,形成了包括碳核芯、最速曲线系统、李宁弜、超䨻、GCU、极限䨻丝等六大独有科技体系。与此同时,品牌持续深耕篮球、跑步、综训等核心品类,并已数十年连续支持国家射击队、国家跳水队及国家乒乓球队等多支国家队征战国际赛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运动服务经验。
本次米兰冬奥领奖服的最大亮点,是李宁将航天科技转化应用于运动装备的跨界创新。
今年4月,李宁品牌与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共同携手,促进航天科技在专业运动领域的应用转化,通过“航天技术创新应用实验室”,共创推出动态保暖科技平台,该平台实现“航天锁温棉”、“玄武岩远红外”科技应用转化,并首次使用在本届冬奥体育代表团领奖服上实现了“锁温”与“透湿”性能的双重突破。
据第三方检测数据显示,航天锁温棉使保暖率提升44%,透湿率提升14%;而内里满印的玄武岩远红外材料,在光蓄热测试中可实现升温7.3度,远红外辐射升温2度。
此外,背部通过蓬松的拒水鹅绒形成支撑结构,既增强了保暖效果,也加速了湿气从腋下透汽位排出,实现了分区体温管理。防护层则采用了能抵御49mm-99mm暴雨级降雨的防水透湿膜,兼具防风、防水与透汽功能。
而米兰冬奥会体育代表团领奖服的外在表达,亦有许多惊喜。
从“李宁”系列的走红,到与故宫等传统文化IP的联名合作,文化自信与品牌个性的统一始终是其设计的核心追求。
回顾李宁历史上的奥运领奖服设计,始终体现着文化特色与时代审美的融合: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红黄经典搭配,时至今日仍为奥运名将、体育爱好者津津乐道;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使用的“China龙”元素,衍生沿用至今,乒乓球队的比赛战袍“龙服”征战数届奥运会。一年多前喧嚣的巴黎盛夏,包揽体育代表团前七金的射击队、跳水队和乒乓球队这些金牌之师,均是身着李宁品牌的奥运战袍出赛。
此次米兰冬奥领奖服延续了这一传统:以红、白两色为主色调,“红”正面勾勒出象征五角星的线条,彰显传统文化认同;“雪山白”则灵感源于冬季运动场景,并融入东方审美中的留白意境。侧身以金色雪道流线点缀,整体上红下白的拼接设计,凸显运动员挺拔身姿。
肩部与袖口则采用了传统“双胜纹”——由两个菱形交叠而成,寓意胜利与祥瑞。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双胜雪花纹”被运用于领口及内里印花部位,既呼应冬奥主题,也寄托了对健儿屡创佳绩的美好祝愿。
领奖服背后的CHINA字样在夜晚光照下清晰可见,强化国家形象的同时,也增强了视觉识别度。
领奖鞋以李宁经典IP烈骏系列为原型,灵感来源于战马的肌肉与骨骼线条,寓意运动员在马年赛场“马到成功”。
米兰冬奥会体育代表团领奖鞋设计师王充正在采访中谈到,此次领奖鞋的设计核心依旧是保证功能性,同时也要保证穿着的舒适性。搭载了目前李宁品牌鞋科技平台的先进科技,领奖鞋的中底采用李宁核心的中底科技“超䨻”,带来舒适轻弹的脚感;鞋大底的核心受力区应用了领先的冰面止滑科技,具备良好的防滑抓地力,确保在冬季复杂环境下的行走安全。
米兰冬奥会体育代表团领奖服设计师张宇哲指出,功能性是设计的关键,设计美感与功能点也进行了结合。如肩部“双胜纹”采用了立体钢压工艺,可将背包稳定固定在肩部,减少在行走、攀爬过程中背包的脱落,提高舒适度和便利性。
“鞋面外面看上去一整个白色,但细节之中采用了多种鞋面材料,包括工程网布、贴膜、皮料、热塑材料,同时在重点的受力区域有防护绑缚结构。”在保证舒适性的基础上,王充正及其团队考虑了更有特色的设计语言。有意思的是,同领奖服一样,领奖鞋上,看似和科技没有太多直接联系的设计语言也与装备功能有着巧妙的衔接。
王充正介绍,领奖鞋的设计语言源于对马意向的提取。运动员刚从赛场上下来的时候,需要快速的换鞋。因此在领奖鞋上搭载了快速穿脱的系统,引导运动员快速的穿脱。“这是一个实际穿着场景的考虑。”
冬奥首金得主杨扬现场参与了这套领奖服的揭幕,从运动员的角度亲自体验到了这一套领奖服。她谈到,对于运动员来说,能穿上领奖服本就是一份荣誉和骄傲。而领奖服搭载的科技,能够为运动员的赛场表现提供更好的保障。
设计师王充正谈到:“对于我们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希望在自己身上能够有身份的彰显。因此我们提取这些传统文化跟元素去进行一些转化,让这些设计语言最后能够真正的穿在身上,让消费者觉得是自信的,是时尚的。”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体操赛场,到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领奖台,李宁品牌与奥运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
已在奥运赛场上奔跑了四十多年的李宁,通过一张新的奥运牌,进入了新一轮的加速期。
- 上一篇:ASICS亚瑟士签约运动员获得上海10公里精英赛季军
-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