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生态革局——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召开
金秋送爽,群贤毕至。2025年10月26日,值此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为“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关键历史节点,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隆重召开。
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中共无极县委书记封立新,中共广河县委书记陈启智,河北省无极县人民政府县长刘炎,河北省辛集市经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王信凯,河南省平舆县人大党组成员、县皮革办主任周俊峰,辽宁省阜新市皮革产业开发区副主任由烽,皮革协会制革专委会主席、明新旭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君新,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执行理事长李伟娟,河南省皮革行业协会执行理事长朱岩,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琪,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彭必雨,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吕斌,千百度国际董事长助理万祥华,新百丽鞋业(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忠杰,德州兴隆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忠河,甘肃宏良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臣,河北东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胜虎,四川德赛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先成,四川亭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世军,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黄彦杰,全国皮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桑军,库斯家居总经办王翠婷,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皮革生产基地政府、地方协会、科研院所、制革企业、皮化企业、机械企业、制品企业和检测机构以及媒体等单位的代表共230余人出席会议。
本次年会以“传承创新 生态革局”为主题,由皮革协会主办,河北省皮革行业协会、河北协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无极县皮革协会承办。会议得到了皮革网、《北京皮革》杂志、无极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全程报道。
盛会启幕,凝聚共识
陈占光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协会对与会嘉宾及各支持单位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强调,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的时间节点召开本届年会,具有凝聚共识、指引方向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行业受国际经贸环境动荡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影响,全行业生产经营压力很大,行业利润空间收窄,“内卷式”竞争加剧。他呼吁行业积极响应本次会议发布的抵制“内卷式”竞争倡议,共同维护健康市场秩序。同时,他强调,皮革行业产能和市场国际布局在不断完善,巨大内需市场潜力在不断释放,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在不断显现和增强,再加上综合产业要素优势,大家要对皮革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还特别介绍了《皮革行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编制进展,号召全体同仁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谋划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合力开创产业新未来。
封立新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年会在无极县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共商行业发展大计的实际行动。他系统回顾了无极皮革产业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从战国时期的技艺流传,到历经四次关键转型升级,现已形成从原料采购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县皮革产业营收达348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面向未来,他强调将紧抓绿色革命与数字浪潮机遇,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并具体提出三大发展路径:一是加快绿色转型,优化园区能源结构,打造零碳园区;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与四川大学等院校合作,攻关核心技术;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与精准招商,支持企业向高端领域拓展。最后,他诚挚邀请行业精英投资无极,携手共创皮革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庄君新在致辞中指出,尽管当前行业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多重挑战,但皮革产业凭借真皮天然环保的材料特性、深厚的工艺基础与广阔的市场潜力,具备强大的发展韧性和信心。基于此,他提出三大核心主张:第一,坚守并深挖真皮价值,通过品质提升与设计创新,将天然皮革的独特优势转化为汽车、家居、时尚等细分市场的高端产品竞争力。第二,推动聚焦且有效的协同创新,着力在材料、工艺、绿色制造与数字化领域取得突破,构建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第三,凝聚政策与行业合力,期待在政策引导与标准建设等方面获得支持,同时加强行业内部协作,共同提升产业链韧性。最后,他呼吁行业同仁积极参与《皮革行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编制,坚定信心,携手共进,以务实创新开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洞察大势,指引方向
黄彦杰在《皮革行业经济发展及展望》报告中系统分析了2024年和2025年1-8月皮革行业的经济运行态势。当前,行业承压运行。面对挑战,皮革协会正着力推进多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皮革行业“突危工程”,在获得蓝湿革废料运输、小皮件/再生革/静电植绒等产品资源化利用获得豁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工业明胶、工业蛋白“点对点”定向利用的政策探索,并正在参与实施对不适用于皮革中六价铬检测的环境行业标准HJ687的修订工作;二是开展国家职业标准制订,为皮革、毛皮加工等多个职业和工种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三是积极应对中美关税摩擦,一方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获得部分对美反制关税的豁免,另一方面未雨绸缪、推动实现美国对至少20%为美国原产成分产品的进口关税豁免;四是开展行业碳足迹核算工作,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为行业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他强调,尽管短期困难显著,但我国皮革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需依靠完备的产业链基础,把握政策与新技术机遇,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皮革协会产业部主任、制革专业委员会主任周诚系统分析了全球主要原料皮供应格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皮供应国,2024年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4%和21.2%,显示出强劲的供应能力。他提到,受今年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影响,2025年上半年,美原料皮对华出口额同比下降51%。巴西作为另一大供应国,年产约4000万张牛皮,其中70%用于出口,其2024年对华出口额达4.25亿美元。聚焦市场,他介绍2024年我国生皮进口量额微增,但2025年1-6月进口呈现量价齐跌趋势,生牛皮进口量下降8.7%,平均单价下降13.0%,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的疲软。为应对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条款,他特别强调了协会主导编制的《原料皮进出口贸易规范 生牛皮》团体标准的重要性,呼吁企业在进口合同中坚持使用该标准,以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同时,协会已启动《原料皮进出口贸易规范 牛蓝湿革》的编制工作,通过逐步完善标准体系,更好的规范贸易行为,保障企业合法合理利益。
发布《关于抵制“内卷式”竞争、促进制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
在本次制革年会上,皮革协会发布了《关于抵制“内卷式”竞争、促进制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号召皮革行业同仁: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反对“内卷式”竞争政策方针,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抵制恶性价格竞争,构建良性竞争生态;三、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与会领导及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家与代表共同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凝聚共识的重要时刻。冯忠河宣读了倡议书。
聆听市场,洞见需求
万祥华围绕“生态共创 共赢未来”主题发言,他指出,当前行业面临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的深刻挑战,已从高速增长进入承压下行的阶段,且面临地缘冲突与内部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他引用微软、华为、李宁等案例,强调企业必须通过持续创新打造“第N条增长曲线”,构建生物型产业链生态以抵御风险。他提出,行业的出路在于彻底转变竞争思维,从单一企业间的对抗,转向构建共生共荣的“生物型产业链生态”。行业应从商品企划、设计打样到采购及配送、销售及运营的全链条进行深度协同与共创,利用AI与大数据驱动小单快反模式,实现精准响应与高效供给,共拓品牌竞争护城河,共赢未来。
王翠婷发表了“把握趋势,协同共生”的演讲。她提出,当前家居行业面临中美关税升级、房地产缩量及利润骤降的多重挑战。为破局前行,库斯锚定智能化、场景化、品质化三大趋势,通过新建30万㎡智能制造园,以自动化生产线、全链路追溯系统和绿色能源体系,实现效率、品控与环保的全面升级,并推出“摩高”高端系列,向“品质生活方式提案者”转型。在皮革需求方面,她强调自然纹理皮革成为消费主流,库斯对皮革设定了严格的美学与功能双重标准,要求兼具耐磨、耐污等性能,并叠加抗菌、防螨等健康功能。她呼吁家居与皮革行业建立价格、品质、交付三重共识,通过协同优化成本,拒绝内卷,共同推动产业链健康发展。
共享成果,启迪未来
南通思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韶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鹏程以“皮革产业数智化展望”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皮革产业数智化已势在必行,但需清晰认知从自动化、数字化到智能化、智慧化的递进关系,避免陷入“重硬件轻管理”的误区。他提出“三要三不要”原则,强调需在先进工艺与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型。其转型路径规划建议分四步走:先夯实数据与网络基础,再优化生产协同,继而落地智能排产、污水处理等场景,最终实现数据驱动决策。他以转鼓工序、化料精准配送及污水处理为例,阐述了通过数据采集与模型优化实现提质、降耗、减碳的具体智能应用方案。
隆丰革乐美时尚有限公司环保主管刘天星介绍了公司污水处理项目,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隆丰公司联合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启动日处理4万吨的污水深度处理项目, 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调试、2026年验收,为制革行业废水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知和环保副总经理王振松分享了与隆丰合作项目的技术细节,针对隆丰厂区废水高总氮、高COD等难点,知和采用“一级Fenton +臭氧氧化+高效硝化+深度脱氮滤池+二级改良Fenton”的组合工艺,旨在稳定达到准IV类水排放标准(总氮≤5mg/L)。其分享重点介绍了核心高效脱氮技术,该技术依托特异性填料与高效反硝化菌剂,通过精准控制系统,能有效将总氮浓度降至1.5mg/L以下。
温州鞋革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周建飞发表了题为“皮革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皮革异味物质来源精准识别与解决方案”的演讲。他指出,醛酮类物质是皮革异味的主要来源,其中己醛是中低档皮革的关键异味物质。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分析,精准追踪到异味主要产生于磨革、面浆、压花等工段,并发现机械作用和升温会显著促进异味释放。针对此问题,团队已成功研发出新型异味去除剂,通过简单喷洒处理即可有效降低皮革中己醛及OAV含量,且对皮革理化性能基本无影响。该研究为行业从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两个维度解决皮革异味难题、提升产品品质和消费体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刘炎介绍了无极县皮革行业的发展情况。回顾了无极皮革产业自明末清初至今的百年传承与四次关键转型,从手工作坊到集中入园,再到建设循环经济创新产业基地,实现了从环保困境到绿色集约发展的蝶变。当前,无极县已形成完整的皮革产业链条,集聚了来自国内外的268家相关企业,带动就业约12万人,产品广泛服务于家居、汽车、鞋业等多个领域。通过精准招商和强链补链,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面向未来,无极正投资28亿元建设皮革循环经济创新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技术研究院、数字化平台及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他强调,将持续优化人才与金融政策,并诚挚邀请各界精英,携手共创皮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未来。
河北省皮革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海宁通报了2025河北省皮革行业“无极杯”皮革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邀请赛的竞赛结果。他强调,这项赛事是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
思想碰撞,凝聚智慧
10月26日下午,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安排话题讨论环节,由陈占光副理事长主持,各参会代表就“应对皮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应对替代材料的冲击,特别是冒用‘皮革’扰乱真皮消费领域”,“加强真皮宣传推广,树立皮革行业新形象”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助力皮革行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10月26日晚上,《皮革行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研讨会召开,产业链相关制革、皮化、机械企业及产业集群、地方协会和院校等单位代表参加研讨会。
10月27日,会议组织全体参会代表参观了河北安迪新材料有限公司、皮革绿色循环经济创新产业基地、河北宫内爱知皮革有限公司、无极县轩迪皮革制品有限公司、野风美术中学以及2025河北·无极生态皮革产业展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