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工厂爆单大部分工厂供不应求
“目前, 我们协会会员企业订单量充足,大部分企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詹会长开门见山地说道:
“特别是那些积极研发新产品的企业,订单增长尤其明显。市场竞争激烈,谁能抓住趋势,谁就能占得先机。相反,那些守旧、缺乏创新的企业,就会逐渐被淘汰。”

在谈到市场整体情况时,詹会长表示,制鞋行业正经历一轮新的市场调整,国际市场变化尤为明显。
“最近,我们看到不少品牌订单往东南亚转移,尤其是柬埔寨、印尼这些国家。主要原因有几个:关税、人工成本、环保要求……这几项叠加,导致许多品牌开始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
不过,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就此萎缩,反而给制鞋设备、材料等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会倒逼国内制鞋业的创新。
“很多东南亚新建工厂不会直接搬旧设备过去,而是倾向于采购新设备,这对国内的鞋机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三到五年,该市场应该还能保持稳定增长。”
詹会长表示:
“有家国内知名鞋厂,原本有18条生产线,现在只开了4条,产能大幅缩减。但他们在东南亚的新厂房还没投产,已有大量客户提前预约下单。”
鞋业大佬亲临现场
80%的企业达成明确成交意向

在谈及展会成果时,詹会长分享了一组数据。
“去年展会,80%的参展商都达成了交易,或者明确表达了成交意向。” 他说, “这说明行业的活力依然强劲,特别是在设备、材料这些环节,需求依旧旺盛。”
他还提到,2024年的展会上,台湾首富、被称为“神秘鞋王”的张聪渊也亲临现场,为展会增添了不少关注度。
“今年我们也在积极邀请制鞋行业领军人物、各大采购集团的负责人,希望能有更多高质量的交流和合作。”
展望2025年,詹会长表示,他对行业仍然持乐观态度。
“只要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紧跟市场需求,依然会有很多机会。协会也会继续帮助会员企业搭建平台,推动更多的行业合作。”
整体来看,制鞋行业正处于新的变革期,市场需求的变化正在推动行业格局的调整。面对东南亚市场的崛起,国内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提升技术水平,以创新驱动增长。
制鞋企业需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
2025非看不可的鞋业盛宴
七大特色

全球规模大:
詹会长表示:我们今年的展会面积与去年持平,达30000平方左右,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鞋机展会之一。参展商数量达400+。
该展会分为三大展区:设备展区、鞋材展区和潮鞋展区。这种分区策略旨在为参展商提供更专业的展示平台,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多国参展:
展会汇集了来自意大利、德国、希腊和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彰显了其国际性。
同时,聚集了全球鞋机创新巅峰。广东、台湾、浙江、福建四大地区的陆鑫、TTY、金轮、诚锋、金悦来、良强、光博士、爱玛、佳昌、大旺、铭将、台威、世邦、一通、众泰、利昌等数百知名品牌齐聚,首发高科技鞋机与新材料,引领行业风向标!
世界品牌齐聚一堂,DESMA、ATOM、ROBOTSYSTEM、STEMMA、UNTAMER、MOLINAEBIANCHI、ALFA MECCANICA等巨头悉数登场。

创新产品众多
詹会长表示:我们三大协会的最新产品,不少都是首次参展。我们鼓励创新,展会成为行业内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展示平台,许多会员单位推出的创新产品在许多领域已经超过国际竞争对手。

创新科技大赛
为了表彰创新,我们还举办了一场科技大赛,邀请了数十家鞋厂的技术团队来进行评分和评比。
计划邀请60至200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来确保评分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大赛的评分标准包括发明的实用性、节能效果以及对人力资源的节省。我们将根据这些标准评选出发明奖项,包括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以及实用性专利奖项。
同时,此次展会亮点还包括:现场做鞋、包、帽子各1000份,免费送。邀请网红直播团队,现场直播展会盛况,学校设计团队产品参展等。
我们期待着与全球业界同仁共襄盛举,共同推动制鞋业的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