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顶级奢侈品手袋挂上潮玩挂件:重新编码的价值公式

价格天差地别的奢侈品手袋与潮流挂件,在商业营销观念和社交传播逻辑中,似乎在共享着同一套文化符号和商业价值,重塑奢侈消费的底层逻辑,将“资本与情感”“稀缺性与大众化”重新编码为新的价值公式。
01 奢侈品手袋与潮玩挂件成为“新奢侈品”?
2025 年以来,来自的 Labubu 形象,与名牌包的搭配在社交媒体和时尚行业迅速蹿红,成为热门话题。同时由于 Labubu 限定款和联名款数量稀少,这也令众多社会名流和时尚界,极具戏剧性地将其与爱马仕铂金包进行一场“身份对标”。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抽到什么颜色,这种不确定性为开箱过程增添了惊喜和兴奋。尤其是在早期,Labubu 在泡泡玛特的官方商店里常常一售而空,我为了得到它们,只能转向二手经销商。这种对于稀缺性和猎奇性商业的追逐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刺激,让我更加渴望收集更多。”新加坡的 Labubu 收藏家 Amy Melissa 表示,她最初是受到 K-Pop 明星 Lisa 的影响而对 Labubu 产生了兴趣。
不可否认,二者之间的组合似乎成为一种“新奢侈品”,Labubu 和 Jellycat 成为一种对于稀缺性的再定义、或是一种高端消费价值的稀释。“典型的爱马仕爱好者总是热衷于追逐那种难以捉摸的兴奋感……而 Labubu 玩偶价格亲民,却又以极其有限的发售量,让它们难以寻觅。讽刺的是,这些价格实惠的毛绒玩具最终被挂在了鳄鱼皮爱马仕包包上。这种对比令人愉悦,是难以获得与极其稀有的完美结合,简直太美妙了。”《Perfedct》杂志主编 Bryan Yambao 如是说。
除了 Labubu ,此前的玲娜贝尔、Jellycat 等挂饰也曾赶上奢侈品手袋挂饰风潮迎来爆火。其中 Jellycat 价位从 129 元到 7999 元不等,而在今年年初与霸王茶姬推出的联名款,其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均超出原价。面对消费者的狂热追捧,似乎也正如 Jellycat 创始人 William 所说,“我们不是在制造玩具,而是在创造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作品。”
不同挂饰品牌的成功爆火也直接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增长。根据泡泡玛特最新财务数据,2024 年上半年 Labubu 所属的 The Monsters 系列在 2024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 6.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 400% ;Jellycat 也在去年市场前 7 个月的销售额中,增速高达 126.7% 。
从行业趋势看,认知市场研究公司(Cognitive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到 2024 年,全球盲盒玩具市场的规模估计为 142.5 亿美元,预计从 2024 年到 2031 年 将以 6%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单就增长率来看,这已经远超传统奢侈品牌。
但是,大火的潮玩挂件,带给奢侈品牌的不应仅仅是社交热度或增长率共享,或许也是一种关乎稀缺性和精英文化的危机——在这个以 Z 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军的世界里,“有趣”是否比“昂贵”更能定义奢侈?
02 潮玩 IP 背后的文化桥梁,将为奢侈品牌带来什么?
没人说得清这些“小东西”什么时候才能不火,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潮玩范畴。当前,潮玩 IP 正在以“文化+年轻化”策略打破欧美奢侈品牌背后的价值垄断,甚至为面临市场困境和扩张压力的国际品牌,提供了一种跨国链接未来主力人群的技巧。
作为迪士尼、美泰、任天堂和三丽鸥之后首个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的流行文化 IP ,Labubu 还在亚洲国家构建了一座独特的“文化桥梁”——它通过泰国王室的官方背书、 K-Pop 明星 Lisa 的私服穿搭、新加坡收藏家的社交展示,将当代艺术、美学与新世代社交生态,转化为一种链接海外的文化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甚至延伸至西方时尚产业腹地。在 2024 年 1 月的米兰男装周上, Labubu 图案的单品作为 Pronounce 品牌 2024 年秋季系列的一部分亮相;另外,Fendi 也在 2025 年春节限定系列中推出了带有“FENDI Eyes”怪兽之眼元素的包款,设计充满玩趣与潮流感。
去年 7 月,为了庆泡泡玛特在曼谷的第六家门店开业,泰国政府官员甚至在首都素万那普机场(Suvarnabhumi Airport)铺上了红地毯,欢迎身穿泰国传统服装的 Labubu ,并受到数百名粉丝的欢迎。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中泰外交的胜利。
同样,以 Jellycat 等 IP 为代表的年轻潮玩文化也在依靠“潮玩”属性与不同地区的本地文化链接,成为属地市场的“文化通行证”。去年 9 月,Jellycat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打造的限时体验店“ Jellycat CAFé ”,将上海的白玉兰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推出了玉兰妮娅拿铁等五款城市限定品。
相比传统奢侈品牌以“工艺与品牌历史”为核心的叙事方式, 这些潮玩 IP 的崛起揭示了一种更灵活的文化输出模式——以 IP 为核心,通过联名设计、社交媒体造势和饥饿营销,构建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奢侈品工业体系的生态,让时尚的定义权不仅仅停留在品牌方的单向输出中,而是让大众也能成为潮流文化的参与者。
甚至,泡泡玛特还会参考粉丝的创意推出新款式,比如紫色头发的 Labubu 或者穿中山装的 Labubu 等;而 Jellycat 吊牌上的一句“Please look after me”(请好好照顾我),更加将品牌升维至情感治愈层面。这种由“用户说了算”的模式,让 IP 的生命力远超传统 IP 。
此外,潮玩与盲盒的现象级崛起与破圈,也代表了一批新兴潮玩品牌或当代创意平台的崛起,通过文化软实力来占据全球市场份额。
当 Labubu 的毛绒爪子搭上爱马仕铂金包的鳄鱼皮,这场看似跨次元的“互动”实则是一种新型消费趋势的成型。在这里,文化“趣味”或许只是一张通行证,大众“参与感”则成为硬通货。而唯一不变的规则,就是打破规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