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鞋的流年足迹 再成潮鞋设计典范
【鞋网-滚动快讯】一双做工考究的古董鞋,从鞋楦到鞋面每一道工序皆不容马虎,它会勾起现代人对于手工时代的憧憬。在慢工出细活的岁月里,意、法、英等地著名的制鞋工坊曾出品了众多流芳百世的作品,如今它们又经当代设计师之手焕发新生,成为我们脚下的复刻鞋款,留下历史的足迹
近些日子,多家拥有悠久制鞋传统的品牌在上海举办了古董鞋履展览,以期重现那个属于手工作坊的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丰富(专卖店)色彩。活动现场的主角除了手艺精湛的意大利工匠之外,还有新近推出的限量珍藏版1953 系列乐福鞋,其原型是北美印第安人用整块皮革向上包覆并利用缝线与鞋面相连的休闲鞋,1953年,Gucci推出了马衔扣乐福鞋(Horsebit Loafer),而今年恰逢该鞋款诞生的第六十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流社会青年指南》的作者Peter York与他的同伴Ann Barr将Gucci的乐福鞋认作是进入上流社会最基本的身份标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其作为意大利鞋履的代表作于1985年永久珍藏。乐福鞋集众多优点于一身——首先是免系带,宽大的鞋面代替了传统系带正装鞋的鞋舌和绑带,皮质的弹性确保即使没有严丝合缝的捆绑,鞋面依然能与脚面完美贴合,皮质柔软且拥有独特的筒形结构,没有内底,鞋底轻薄。它的缺点是选皮难度大,且制作过
亚平宁皮革风华
英伦百年民族品牌Clarks的制鞋工坊
程繁复,只有经过严格甄选、技艺高超的鞋匠才能制作出来。
说完乐福鞋,接着谈谈流苏鞋。Fratelli Rossetti在上海举办的顶级鞋履珍藏展向人们诉说了一场流苏带来的变革。上世纪70年代末,品牌创始人Renzo Rossetti首次将流苏鞋引入意大利,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十分正统,因此时尚装饰并不为人重视,流苏俨然成为了变革的象征,时至今日,这一装饰元素仍被广泛使用,品牌标志性的流苏Brera软皮便鞋应属最典型的例子。Renzo Rossetti还是一位古董鞋的收藏爱好者,私藏了300多双具有种族传承意义的鞋子,包括西藏三色靴、北非或印度的无带鞋或来自欧洲山区的古老的木底鞋。虽然这些鞋子的具体背景资料十分缺乏,但通过这些鞋子简单质朴的材质、原始的鞣制皮革,我们依然可以追溯它们各自独特的历史渊源。
历数法国时装史上值得称颂的制鞋大师,Roger Vivier算是其中翘楚,品牌在上海的古董鞋展一共展出了30款设计师于上世纪创作的经典鞋履,其中包括1955年为Christian Dior设计的女士高跟鞋。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与Dior合作的供应商当中,Vivier是能给自己作品签名的唯一一位;Vivier还替Yves Saint Laurent为《白日美人》中的凯瑟琳·德纳芙设计了带大金属饰扣的黑色漆皮鞋,更于1967年为Yves Saint Laurent的大秀打造了“面具”系列金色山羊皮凉鞋;而展览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双“女王鞋”,为了庆祝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六十周年钻禧庆典,品牌创意总监Bruno Frisoni以Roger Vivier先生在1953年为女王陛下登基设计的加冕鞋为灵感来源,设计了一款珠宝仙履,采用品牌标志性的鸢尾花主题,手工镶上3500多颗钻石,名为“永远的女王”。
同样曾为女王做鞋的当然还有英国本土的民族品牌,比如风靡英伦百年之久的Clarks,在其总部的鞋履博物馆就陈列了1947年为伊丽莎白女王设计的鞋款以及为戴安娜王妃婚礼所定制的鞋楦。早在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中,Clarks就因特殊的“足部健康”科技受邀参展并获得了两个奖项,而其著名的沙漠靴和袋鼠鞋还获得了甲壳虫乐队、滚石乐队、绿洲乐队等英伦摇滚先锋的青睐。如今品牌仍然与许多艺术家保持跨界合作的关系,每年推出特别限量款,成为英伦潮鞋的代表。(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上一篇:网购十大陷阱出炉 看看你是否曾遭遇过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