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了“战场”,但选错了“枪弹”
鞋网10月22日讯, 案例背景
张小姐系镇江人,二十三四岁,高中学历。高中毕业后在南方的厂子做过工人。后因形象不错,被镇江政府下面的一宾馆招录为宾馆服务员,后从服务员一直干到前厅主管。而正是缘于宾馆的两年工作经历,使张小姐易于接触到一些政府官员,在服务的工作中,增长见识,也多了同龄人所缺少的几分成熟和干练。
从宾馆出来后,张小姐来到了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心有不甘,后来在家里亲朋的资助下,张小姐决定创业。
利用工作之余,考察了一段时间后,张小姐将目光选定了南京是最为繁华的核心商圈——新街口的万达名店广场。在一次考场店址的时候,发现万达名店广场的一间二十余平米的铺面对外转租。几经打听之下,张小姐欣喜发现,相对其它的店址,有利的一点是该铺面没有转让费,系业主购买的房产委托万达广场管理的产权分割性铺面。张小姐又考查了一番周边的铺面,发现该商场属于中端定位的消费,客单价在300元以上。而且周边多为金银首饰、服饰用品,主要定位于年轻时尚阶层。
张小姐从发现铺面到决定租赁,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就说服商场管理方交了定金。办理相关手续后,开始一边装修,一边联系货源。其实,在决定租赁铺面之前,张小姐已利用调休时间,前往上海、广州等地考查了几个饰品、工艺品的厂家。所以店铺确定后,张小姐发了首批货源,并给自己的小店起了个富有联想的名字——云之彩:田园小舍。主营年轻时尚女性喜爱的中档饰品、工艺礼品等。
整体前期下来,张小姐投入了近十五万元的费用,其中首期店面租金为交六押二近8万元,货品近三万元,装修近万元,加上住房租赁、物业费用等。前后从找工人师傅装修,到店内布置,再到货源采购,都是张小姐一个人,前后忙了大半个月总算将店开业了。看到自己一手操持的小店,张小姐欣喜不已,也充满了信心。
门店运营三四个月后,店内的客流量还不错,成交率也高,但慢慢张小姐还是发现了问题,相对周围几个门店,自身的客流量虽然很大,成交率也可以,自己忙的应接不暇,但一到月底盘算下来,还是勉强维持店面运营开支的费用,折了开支费用后,落到自己口袋的钱寥寥无几,看到自己辛苦一场后得不偿失,张小姐一开始还自我安慰,慢慢就会好起来的。但随着一天天过去,还是未见好转,张小姐开始真的着急了。便四处寻找原因的同时,调整店内品类结构,打广告,印名片,搞买赠,做积分,等于说能想的招数全都绞尽脑汁的想了,该行动的也行动了,运营两个月后,张小姐发现,自己比起打工辛苦了几倍,到头来落到口袋里的钱还不如打工自在呢。最终张小姐一心经营的小店维持了不到下一期房租的续交,便申请撤了出来。后来张小姐算了笔账,自己的一番折腾之后,钱没赔却也没挣到多少,白白辛苦了一场重新又辗转于其它地方,做起了鞋子生意。
现场访谈
笔者:当初你选择在最繁华的地段作为创业的首选之地,是什么让你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呢?
张小姐:当时也是心急,一心想自己做一份属于自己的小店,骨子里的这种愿望十分强烈。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因为我平时也一直在关注并留意这方面的时尚资讯。
笔者:从你的言语中,看得出你是一个比较要强的女孩,你当时做这个项目是否重意识到了风险性呢?
张小姐:当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开始就选择比较繁华的地方来做,的确有风险。但饰品这东西,尤其是价格稍微偏上的产品,不选个好的铺面是很难卖上价钱的。再说,租金高了,商业氛围也相对好了,利于销售。现在看来,是我对销售上的判断过于了观了。
笔者:在经营自己的店铺生意中,你认为自身缺失什么?
张小姐:缺乏店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后来虽然也买了一些书,但看了后发现很难应用到实际中,当时很想找一个懂行的指点我。
笔者:当时一个人在外地创业,心态上感觉到压力吗?
张小姐:以前虽然关注这个,但毕竟未亲手操持一个店面。当真正拥有了一个店时,才发现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仅费心费力,也休息不好,满脑子都在盘算着怎么将店经营好。吃苦倒没什么,年轻人吃点苦也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什么都得靠自己,身边也没有人能出谋划策的,遇到问题连个请教的人都没有。
笔者:前面听你提到,从看好店面到交付定金仅用了三天时间,现在怎么看待当初自己的决定?
张小姐:当然促使我最终迅速接下该店面的关键性原因还在于没有转让费。我之前所看的一些比较理想的店面,都是由转让费的,少则五六万,高则十来万,仅转让费一项就令我无奈了。我本身所能承受的资金也就十来万。所以,简单观察了周边的人气后,我就迅速定了下来。之所以定这么快,也是怕被别人抢先了。毕竟你不做,别人也会做,时机不等人的。
笔者:通过此次创业的经历,自身有什么收获?
张小姐:觉得事情想的和做的,以及最终的结果,差距很大,往往将事情乐观的去想,很少考虑一些自身的不足。当时撤出后,我都哭了好几次,有一段时间走不出阴影,也很消极,幸亏没赔太多,在家人的劝说下逐渐走出了阴影。时候我一直在想,也可能是我过于盲目和自信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判断。其实,回过头来想想终于发现我选的位置基本上还可以,关键是我选错了商品。你想想看,在那个地方卖小饰品,面积不够大,品类有限;利用又很低,虽然人气好,但整体来说利润也就提高不上去,所挣的钱基本上贴补到高昂的房租中了。看似每天再忙,但远不如旁边几家卖服饰的。人家成交一件,足以抵得上我卖好几件商品的钱。我这次之所以,选择了做鞋子,关键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店铺租金不低,再也不能经营些小玩意了。
笔者:有哪些话分享给大家?
张小姐: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即便失败了也不能一蹶不振了,要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只能说我们内心真的害怕了。内心退缩了,才是最可怕的。不要被繁华的表象迷惑了自己,任何时候自己心里都要有一杆秤,掂量自己的同时,也掂量下你所选的项目是否合适。
案例评析:
交流中发现,张小姐是一个成功欲很强的人。
这也与她身上的那种敢想敢为的性格不无关系。相比她同龄人,甚至一些男士而言,并不逊色多少。她身上也的确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不过话说回来,有了这些很好,但也要具备一种知识的充实。将自己内在的一种技能和知识多储备些,储备好,才能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少走弯路。
从张小姐的这段创业经历来看,笔者觉得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选对了地方,但却选错了经营的品类。新街口是何等的战略高地啊,不管是公司经营还是自己经营,在寸土寸金的商圈中,进入前首先得掂量清楚自己有多大的把握。没有十足的把握贸然进入,最终只能造成经营上的被动。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项目,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交流期间,笔者还发现临街的一家店铺正在进行装修。看来位置还是那个位置,但恐怕物是人非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游戏,轮番在核心地段轮番上演,在商战的今天,已屡见不鲜。
我们不妨先做个假设,假如张小姐经营的不是饰品,而是利润较高的服饰,或者通过考察市场后,重新确定的一个在业态上具有差异化的业种,是否能持续下去呢?假如张小姐还是相信自己的项目和经营眼光,换个次级商圈,选一个相对经营成本降低的铺面进行经营,价位上也略作调整,是否能提高利润从而避免过早的被动结束自己的创业生涯呢?。。。。。。创业上,生意场上,没有假设,只有行动后的成败。
如果没选择好项目,就不要忙碌行动;如果看好了位置,而没有合适的经营方向,也不要盲目换项目,临阵换主角,只会增添经营风险。只有位置与经营项目达致了较佳的匹配,才有可能延长并成就心中的那种期盼的创业梦。
对于一些学识和经验优先并怀有创业梦乡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有志之士来说,在我们行动前,如果还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和完善,不妨先对自己来个十问、百问。甚至可以请教身边的那些有经验的、没经验的,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只有将枝干末梢搞透彻了,心里才会有底。从而不至于心里七上八下的开始自己的梦想之旅。
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吧:卖什么?谁来卖?在哪卖?卖给谁?什么时间?用多收资金?
- 上一篇:整合网络营销的十四大利器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