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开始“慢生活”
慢生活这一概念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这一生活理念,主要是告诫那些被快节奏生活搞得精疲力尽的人们,要清理掉不必要的应酬和耗时项目,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做事要有计划性,工作要抓重点,生活要归简单,名利要看平淡,不去透支健康拼人生,让生活更富有效率。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忙已成为生活的普遍现象:手头堆着办不完的事情,肩头压着干不完的工作,案头摆着解决不完的问题。由于忙,许多人睡眠不足,两眼干涩,头脑发晕、迟钝、麻木。由于忙,我国有七成的知识分子处于过劳死的边缘,有近九成的白领人士处于亚健康状态。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其中71.1%的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很大。这样的生活正如英国著名时间管理专家格斯勒所说: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再继续下去真的要付出太大代价了。
慢生活中的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一种健康、积极和自信的生活态度。慢生活虽然没有固定模式,但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我国著名健康大使、慢生活倡导者洪昭光教授,在他的《慢生活》一书中阐述了慢生活最实用的9大方法,即慢吃、慢睡眠、慢工作、慢运动、慢读书、慢休闲、慢音乐、慢社交、慢情爱。这是洪教授针对我国目前快节奏生活提出的新的健康宣言,更是对现代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反思。
提倡慢生活,并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也不是故意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从生活中找到平衡。有人说,只有忙碌才能出成绩。对于这个问题,已有80多岁高龄的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事情都徐徐缓缓的,最后也都做好了。人要善于有张有弛,武打小说打一会儿,就要吃饭,谈情说爱,不能老是紧张,要像《如歌的行板》韵律一样,有快有慢,这样对健康很有好处。这是金庸老人多年来健康生活的经验之谈,我们应当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工作,还有许多更美好的东西:山中盛开的野花,林中寂静的小屋,屋檐下欢唱的小鸟,潺潺流淌的小溪,蓝天上千姿百态的白云,风雨过后绚丽缤纷的彩虹,等等,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强调忙,便忽视它们的存在。因为,每个人不仅有创造生活的义务,同时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还记得吗?小时候,我们摇着扇子,坐在庭院里听妈妈讲故事、数星星的难忘场面。我们无忧无虑,和小伙伴们一起抓知了、摸泥鳅的快乐时光。如今我们为何不能花一个小时和家人慢慢享受一顿美餐,花半个小时去散步,花两个小时去听一场音乐会
忙碌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健康,慢慢加入慢生活的行列中来吧。(来源:8020人才网)

- 千百度CBANNER舒适预警:穿它会“上瘾”
- 千百度CBANNER「嘭」一点,更松弛
- 千百度CBANNER和浪姐@李晟,开启乘风假日
- 千百度CBANNER“懒”得时髦
- 千百度CBANNER重返18岁的夏天
- 千百度CBANNER七夕,为爱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