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显示近八成白领半年来“抑郁”
自闭、逃避、情绪低落、失眠多梦等正困扰现代白领的工作和生活。日前出炉的《MSN白领健康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超过9成白领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压力,更有近8成白领在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抑郁状况,其中6%的白领压力已达极限,急需社会、企业、家庭共同帮助。这次调研是MSN中文网联合艾瑞咨询机构,历时一个月对近2万名白领进行在线跟踪访问完成的。
调查结果显示,白领网民比普通网民承受更多心理压力,其中12%的白领心理受压情况严重。白领人群目前以工作为重心,近6成白领的压力来自职业目标能否实现,还有4成白领的压力来自工作能力能否得到证明。因此职场人士更易产生种种抑郁情绪———在近8成最近半年内出现抑郁的白领中,“精力减退或持续疲乏”、“不开心”、“失眠”成为位列前三位的抑郁表现,比例均超过三成。
记者随访发现,金融危机引发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由此触发了不少白领的抑郁情绪。“公司最近调整人事,其实就是想裁员,同事不得不‘主动’加班到很晚。”在篱笆、天涯等网络论坛上,类似主题的郁闷帖、牢骚帖很容易引发共鸣,其中一些白领出于保饭碗的考虑,推迟了谈婚论嫁或生儿育女的计划。袁先生供职于一家外资航运公司,是企业实施并岗后的“幸存者”,但同时他压力陡增、心存危机。作为中层人员,他的工作日程满满当当,就算双休日也得及时打开企业邮箱、回复商业信件,身心俱疲又不敢放松,明显感觉这种“连轴转”状态已威胁到自身健康,却也只能一个人生生闷气。
调查同时表明,企业性质、性别等因素,导致白领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压力。如近8成来自私企、民企的白领都表示,目前承受着一定压力;而国企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承受压力者比例不足7成。另外,男性白领心理压力更大,如14%的男性白领称“目前压力很大,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调查表明,心理压力极大的白领人群,主要由26至30岁的私企、民企一般管理人员构成。
心理专家指点迷津:负面情绪非坏事舒心妙招在身边
据《MSN白领健康调查研究报告》,41%的白领认为,要摆脱心理抑郁,通过心理医生的专业治疗“比较科学可行”;然而也有38.3%的人认为,国内心理医生行业发展比较落后,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此外,白领们似乎倾向于通过“物理方法”舒缓“心理问题”,尽管正逢金融危机,有近7成白领仍在运动健身上投资,并较多选择SPA、按摩等放松康体项目,还有的甚至请私人营养师、私人教练。
对此,解放日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音,听听专家对白领“普遍”抑郁的看法,以及有何妙招可解开“心结”。
抑郁源自认同危机
张海音说,从这个调查看,“极限抑郁”者为6%。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抑郁症发生率还会不断上升,比如在美国,抑郁症达到了16%—17%。
究其原因,专家认为,这并非由于工作忙碌或者负担沉重,而是自我认同感的危机所致。如今环境变化剧烈,评价标准也发生很大变化,而个人的自我认同相对比较固定,往往一下子无法适应工作、家庭、社交生活中的新标准、新要求。因此会出现迷茫,对自己怀疑,继而出现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未必是坏事,说明自己有要求,不回避生活的挑战。”专家认为,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自我否定,而应当以接纳的态度看待负面情绪,要有在相当长时期内受到负面情绪困扰的心理准备。
控制抑郁方法多
对白领们通过健身来缓解抑郁,专家表示赞同,但同时也指出,锻炼身体只是调整自我的一个方法。事实上,只要自己喜欢、符合自己性格特点,又为环境所允许,很多不需多少花费的事情,如听音乐、在纸上涂鸦,都可以成为控制抑郁的好办法。
除了“物理方法”,专家特别推荐与信任的人交谈。有些白领认为别人不会真正关心自己,“说了也白说”,而专家认为,叙说本身就是一个疏解情绪压力的过程。在大致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会引起共鸣,这种来自别人的“感同身受”的反馈,对述说者来说,可以获得重新自我肯定的能量。
视情求助专业人士
如果抑郁不断加重,就应该向专业人士求助。张海音说,目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业者,包括大学研究人员、医生,以及数量更多的经过相关培训的其他社会人士,白领们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求助对象。
如果抑郁是由发展中的问题而起,像事业、婚姻、感情等,最好先找非医学背景的人士接受帮助。而如果抑郁程度不断加深,到了抑郁症程度,那就必须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通常,在9个指征中(如兴趣愉快感匮乏、无原因的长期疲劳、自我评价低、失眠、食欲性欲降低,以及严重到认为什么都没有意思的消极观念、甚至有自杀念头等),如果两周内的大部分时间有4项指征符合,就可认为是患了抑郁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