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要将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结合
鞋网11月16日讯,2009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临近开幕,24名洋顾问近日将陆续抵达广东。昨日下午,首位顾问———全球智能制造系统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伯乐教授抵达广州。他在白云机场贵宾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是匹千里马,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
当被问及中文名的来由时,伯乐教授笑称“这是我的朋友帮我取的,也许他们觉得我比较善于挑选优秀的人才和项目”。他说,虽然是首次参加省长咨询会,但之前也经常来广东,对广东很熟悉。
希望广东率先加入IMS
伯乐教授表示,广东是GDP排名第一的经济大省,也是制造业大省,如果在智能制造上挖掘潜力,将会取得可持续性地发展。他还透露,作为全球智能制造系统组织(IMS)执行委员会的轮值主席,自己这次来广东的任务之一是邀请广东代表率先加入这一组织。
据介绍,智能制造系统项目是由工业界主导的合作研究和发展项目,旨在发展新一代制造和处理技术,目前主要在日本、美国、韩国和瑞士等发达国家中开展。伯乐教授表示,目前该组织正在考虑吸收新的成员国,包括在内的“金砖四国”是其首要选择。
“今年年初,我在与黄华华省长会见时,他邀请我来当顾问,我就提出了这项建议。”伯乐教授说,“在,如果广东能够率先加入IMS,可以让广东企业变得更加国际化,这不是指在市场销售方面,而是通过国际化合作可以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目前,IMS正在与广东省政府积极沟通,希望在广东制造业中培养创新意识、推动创新发展。
当场脱鞋解释“精密制造”
为了更好地解释新趋势下制造业如何实现创新,幽默而认真的伯乐教授竟当场脱下自己的红色皮鞋,指着里面的字迹说:“Look,这鞋里有我的名字,是按照我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的。以前我买鞋时有点苦恼,我的右脚比左脚小一点,一个40码、一个41码,商家不肯同时卖给我两个码数。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一个个性化定制的厂家,挑选好样式后,他们会将通过扫描收集我脚部的三围数据,一周之后,我就可以穿上完完全全适合自己尺寸的鞋子。”
伯乐教授曾任欧洲鞋业的项目主任,主要在业大规模个性定制和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开发基础成果。他继续说:“只要在网上购买了一次,我的数据就被记录下来。自从尝试在网上定制鞋子后,我已经8年没有去商店里买鞋了。”
伯乐教授说:“在大规模生产鞋子,每年数亿计的鞋子销往世界各地。但问题是有很多鞋不能售出,就这造成了人员、物流和资源的浪费。如果引入个性化定制,在顾客有需求时才去生产,就不会造成浪费,并减少污染。我们已经跟东莞一家制鞋企业谈过,希望他们将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结合起来。”
他带来的另一个项目,是代表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开辟“精密制造”的职业教育课程,目前已经有5名学生参加。他说:“我发现,缺少的不光光是技术,还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技术性人才,他们知道如何制造出更精密的产品。”
- 上一篇:棉鞋“暖”了温县鞋业
- 下一篇:入局机器人穿戴领域,361度不甘心做“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