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转型期的泉州鞋业何去何从?

转型期的泉州鞋业何去何从?

2009-04-15 08:48:46 来源:东南早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丁水波 (吕振震/摄)

泉州鞋企注重研发,谋求产业升级。 (潘登/摄)

  【鞋网】2008年,对制鞋业来讲,是一个饱受严寒肆虐的年份。受金融危机冲击,原本就因银根紧缩、生产要素价格上扬、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的众多中小企业处境更加艰难。原已遭受国际油价暴涨、美元汇率下跌、出口成本上扬等因素影响的出口型企业亦是雪上加霜。突如其来的多方压力让不少鞋企面临半停产、停产和倒闭的窘境,转型期的泉州鞋业突然被推到一个艰难的关口。

  何去何从,泉州鞋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泉州鞋业该如何应对?未来的希望在哪里?泉州市鞋业商会会长丁水波日前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行业面临空前压力

  丁水波认为,当今世界经济环境日趋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市场的消费萎缩,给出口型企业带来的直接冲击最为明显。他说,金融危机造成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市场消费萎缩。作为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非常高的制鞋业来说,通过国际消费市场的传导作用,金融危机最终将波及到制鞋产业出口,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市场压力和困难。

  他还提到,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减少,内销企业亦面临很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

  “原本受研发能力弱、管理粗放、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泉州部分鞋企主营收入和销售利润明显减少,融资与还贷能力明显不足。”他说。

  从“危机”中寻找“商机”

  金融危机时期也可以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行业实施内部整合与市场细分的大好时机。丁水波说,金融危机加速了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倒闭,对沿海地区企业来讲是产业升级换代的时候,对内地而言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机。

  丁水波认为鞋业行业要“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附加值,从“危机”中寻找“商机”。对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实用技术改造重点工艺,提高制造水平。

  其次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强化环保,促进皮革制鞋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

  再次企业要集中精力在培育核心客户和研发核心产品上,走细分市场,比如可以通过技术创新,通过产品开发,专注于一些有价值的领域,不要像以前一样大而全。

  另外,中小制造企业大多属于家族企业,这就要求企业主要主动改变内部管理,积极引进职业经理人。当然,有条件的企业还需要考虑如何才能保留知识产权,因为无论是做自主品牌,还是把握自主技术,只有在某个领域里掌握了标准制定权,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至于随波逐流地经营。

  “企业要了解自己的现状与基础。思考未来怎么样才能走得更远,保持原有的一套得过且过只会走向灭亡。”他说。

  OEM企业要调整策略

  此次金融危机,对于OEM(贴牌加工)企业来说,影响尤甚。丁水波就当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传统OEM企业如何提高增值能力与竞争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OEM企业要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入手,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第二,可考虑进行基地外移,降低劳动力成本。第三,OEM企业还可以借此产业调整机会,从国外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完成设备的更新换代。第四,应鼓励OEM企业尝试向上游拓展,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以抓住稀缺资源。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资源和原材料成了当然的稀缺资源。第五,OEM企业可以横向拓展,实现产品关联化和多元化。这不仅能大幅降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风险,丰富产品线,还可以为将来企业创品牌打下坚实的产品基础。

  丁水波最后还提到OEM企业还可以调整经营战略,尝试从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尝试OEM企业转变为OBM(即自有品牌制造)。

  收购是竞争需要

  面对金融危机,丁水波提到了龙头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低潮时收购的可行性。他说,首先,开展收购是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同国际资源巨头竞争的需要。加快联合重组的步伐,可实现规模化运营,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开展收购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发挥协同作用。规模化、上下游一体化能够进一步强化资源公司在世界经济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并带来了巨大的协同效益。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随规模扩大而下降。而收购带来的大规模生产,又可以让公司使用更加先进、高效的专用设备;提高专业化分工及标准化作业水平,减少管理费用并通过大批量地采购节约成本。

  再次,开展收购有利于突破各种限制与壁垒,拓展市场范围。通过收购,能够使企业的存量资本与外界现有经营体系更为迅速地融合汇集,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减少进入新领域可能遇到的障碍。

  丁水波同时表示收购必须理性、谨慎。他说,面对全球经济危机风暴,企业收购首要考虑的是收购这一行为的性价比是否具有高价值。但同时,收购行为必须谨慎。根据国际企业收购经验来看,全球范围内,收购成功的比例才30%左右。收购还需要考虑到被收购企业的文化与自身企业的匹配度,产业组合是否合适。

  两岸合作空间大

  海基会和海协会签订的合作协议,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勾勒了美好的远景。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下,两岸的鞋业同样遭受冲击。在共同对抗危机及拓展未来合作空间方面,丁水波表示,泉台鞋业合作的机会很多,在人才引进、技术引进、研发设计方面均可以再加强提升。

  他列举了未来泉台鞋业可提升合作的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市场拓展方面,可以加强国际化的合作,比如南美、欧洲品牌的代理,都可以加强提升。他说,晋江鞋企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近年来在产品质量、研发等方面又有新突破,而台湾鞋商具有完善的国际营销网络,如果能将双方的优势互补,由晋江鞋企生产制造鞋子,台湾鞋商代理销售,双方就可联手做大国际市场。其次,只要把晋江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台湾的管理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必定会产生极大的能量,进而促进两岸制鞋产业共同发展升级。再次,晋江鞋业企业可以引进台湾先进快速生产流水线,加强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用机器替代员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用工难问题。

  丁水波说,从毫无制鞋传统到成为著名的鞋都,晋江的制鞋业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而这其中,台商的参与至关重要。其实早在1993年,两岸鞋产业之间就有了重心的转移。众多台商把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慢慢集中到祖国大陆特别是泉州晋江一带。而随着晋江制鞋业的迅速发展,群聚效应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台湾鞋机厂、制鞋企业涌到晋江来,介入到晋江鞋的产供销链条中,这对两岸业界的对接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台商方面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全面拉开、两岸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以及中央各部委加大对海西的政策支持,泉州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方面将还有更大的空间。”他说。

  品牌间的距离会拉大

  金融危机影响下,运动品牌迎来后奥运时代。有人认为2009年是洗牌年、是分水岭。对此,丁水波认为,的体育用品市场包括泉州的运动鞋产业,在2009年,乃至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有很多发展空间。

  首先,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对健康、对运动健身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全民健身”的日渐普及必然带来更多运动装备的需求。此外,目前正在进一步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越来越多的城镇人群将给二、三线市场带来更大的活力。当然,还是一个发展家,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不小,消费能力也必然存在等级差异,因此不同档次、不同定位的运动产品都仍将有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

  丁水波认为,2009年的体育用品市场,仍然会存在一个激烈的竞争态势,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剧。此外,经济危机会进一步拉开体育用品企业或品牌之间的等级差异,强者恒强,而相对落后者则会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同时,品牌化经营的优势会更加凸显,这一行业趋势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加强。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