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刘庆宁的幸福生活
“刘师傅不容易,双腿残疾,经常出去摆摊修鞋,他的弟弟妹妹心疼他,专门买了这套房子。”当城北区新世纪社区主任华成泽正向记者介绍刘庆宁时,刘庆宁已经打开房门等在门口了。
今年47岁的刘庆宁,从小双腿残疾,只能坐在一个小木凳上缓慢地向前挪动。刘庆宁没有上过学,但他很自豪:弟弟妹妹都上过大学,都有出息。
21岁那年,刘庆宁想挣点钱补贴家用。于是,他想到了去修自行车,但身体残疾的他根本没有力气搬动自行车,后来家人就开玩笑地说:“修自行车还不如去修鞋。”这句玩笑话提醒了他。
修鞋的想法确定后,父亲专门为他买来了修鞋工具,此后,他每天都躲在家里学修鞋,“家里能穿的、不能穿的鞋子,都被我找出来修了个遍”。当他觉得自己可以出去修鞋时,就在朝阳商城那里摆起了地摊。
一天早上,刘庆宁刚摆上地摊,就有一名男子穿着靴子来钉鞋掌,“那时,流行男士穿靴子,而且钉的都是铁掌,我手艺不精,把人家靴子修坏了,我不好意思收钱,但那人执意留下了1元钱。”从那以后,刘庆宁苦练手艺,最后他修鞋也修出了名堂,老顾客还专门找他修鞋。
2000年,刘庆宁遇到了妻子曾玲秀。当时,刘庆宁在朝阳商城修鞋,而川妹子曾玲秀在朝阳商城卖花,“她是个很能干的人,当时我想都不敢想能和她生活在一起。”后来,在朋友的撮合下,已经38岁的刘庆宁终于和曾玲秀结为伉俪。“像我这样的人,有弟弟妹妹帮忙操办婚礼,还能找到这样一个老婆,真的很幸福。”刘庆宁说。
婚后,刘庆宁和妻子曾玲秀就住在妻子种花的花棚里。每天,他出去修鞋,妻子出去卖花,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刘庆宁已经很满足。“弟弟妹妹经常来看我,他们每来一次,就难过一次。看到我住花棚,好几次弟弟都哭了。”刘庆宁说,弟弟妹妹瞒着他在新世纪花园给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当刘庆宁和妻子走进新家时,房子已经装修过了,燃气、地板、沙发、茶几一应俱全。
而今,小区的居民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刘庆宁骑着三轮助力车,带着妻子曾玲秀,拉着他的修鞋工具,一起往朝阳商城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