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鞋都思变 鞋类专业市场梦将圆

鞋都思变 鞋类专业市场梦将圆

2008-10-17 08:11:17 来源:海都资讯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晋江大桥带来的交通便利,有利于鞋都冲破牢笼

重新布局的鞋都基建已开始改变

鞋都外的雕塑

    老姜大汗淋漓地跑了进来,来不及喝上一口水,派单的女孩又递给他一张送往惠安惠南工业区的送货单。“今年送货业务越来越多了,我都有些忙不过来。”老姜擦着汗水向记者打听晋江大桥的通车日期,说以后去惠安就不用绕道池店了。

    老姜朴实的话,其实暗含着陈埭镇的转型瓶颈———交通。有着福建工业第一镇荣誉的陈埭,在过去几年,由于土地空间有限,面临一大批企业外迁之痛,当地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发展专业市场,但拥挤的交通成为一大障碍。

    如今,晋江大桥开通在即,原本地处偏远的陈埭,一下子成为泉州、晋江、石狮三市交界的交通要道。鞋都如虎添翼,未来繁荣的专业市场已可期待。

    现状:企业外迁政府思变

    土地有限,企业纷纷外迁;出口萎缩,制造业繁荣不再。工业重镇陈埭面临转型之困

    工业重镇荣耀渐去

    晋江市五里工业园区,推土机来往不停地忙碌着。68岁的老人丁建通,361°董事局主席,隔一段时间就会到这里看看,因为未来的361°科技工业园工地就在这里。这几年,361°在陈埭江头占地仅50多亩的老厂,已难以应付市场的迅猛需求。

    和361°一样,许多来自陈埭的鞋企计划在五里工业园区办新厂房。而另一些大企业如安踏、特步、新协志等早就迁移到池店、清濛,还有一些去了惠安惠南工业区,以及更远的外地。

    由于土地空间有限,100多家大小企业相继搬出陈埭,一度让镇政府感到迷惘和着急。不过现在镇领导看法转变了,不再谈“迁”色变。“老板们发展需要土地空间,我们无法提供,就不能一味围堵。这可是人家的生路啊!”陈埭镇党委副书记李德铭说。

    发达的运动鞋产业链,遍布全镇各个角落的3000多家鞋厂,20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使过去几年陈埭一直保持着一项荣誉:福建工业第一镇。不过现在谈到产业,陈埭镇领导似乎更愿意提及专业市场。位于高坑村的陈埭第二工业园区规划已久,如今已让位给泉州晋江滨江中央商务区。对于这样的转变,李德铭并不失望,反而多了份期待。他说,晋江大桥开通后,陈埭作为泉州湾滨海新区的蓝图已经清晰可见,不可能只将经济中心放在工业了,专业市场才是陈埭的未来。

    专业市场的试验田

    出口高增长时代结束了!晋江检验检疫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晋江市鞋类出口数量略有下滑,其中8月份的出口批次、数量、金额三个指标,自今年春节以来首次出现全部下降,晋江鞋类正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期。

    企业日子不好过,陈埭镇政府心急如焚,晋江也坐不住了。今年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财政、税务、工商,奔赴安海、陈埭、罗山等镇(街道)调研。鞋业、汽车、食品、钢材、陶瓷……晋江专业市场不少,但经营状况与行业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2月26日,李建辉市长亲自带队到陈埭,确定了以陈埭鞋业市场作为晋江发展专业市场的试验田。

    全程参与调研的晋江市地税局纪检组长童欲晓对媒体说,陈埭鞋材市场虽然整体规模庞大,却长期缺乏一个规范化的鞋业专业市场。鞋都占地192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2006年开业,由于前期缺乏规范的经营、服务机构,鞋都开业店面仅有504间,开业率仅23%,偌大的市场显得有些冷清。

    “陈埭企业外迁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再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后果堪忧。”陈埭镇商会会长丁荣华说,晋江应当向广东和义乌学习,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专业化市场。“陈埭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关键节点,以鞋材市场为代表的商贸流通业是目前最具潜力、最具基础的亮点之一。”分管经济的陈埭镇党委副书记李德铭说,这将是决定陈埭未来命运的关键。

    作为试点后,今年4月陈埭镇、财政、工商、税务等行业主管部门,迅速组成了鞋都融市工作小组,成立专门的市场融市办公室,出台一系列减负扶持政策,推动鞋都融市繁荣步伐。

    变化:专业市场唤发活力

    晋江大桥带来的交通便利,加上政府系列优惠措施,使商户对未来充满信心

    大桥通车商户回流

    “咚、咚……”刚迈进鞋都,就传来阵阵敲打声。“工期很赶,下月就得交差了。”包工头老施率领的一群民工,在田大皮革有限公司最新购买的3间店铺里紧张装修着。过去十多年,田大皮革的老板许建谊一直在广州做生意,但看到鞋都日渐繁荣,政策优惠,他斟酌再三,狠下心拿出600多万元,买了3间店面。这段时间,无论你何时去鞋都,像这样热闹的装修场景随处可见。据鞋都的开发商代表黄应怀透露,现在市场仅剩下不到10%的店铺,位置好的早就名店有主了。

    为了让鞋都尽快融市并形成规模化效应,鞋都融市工作小组,还大胆采取回租的办法,将鞋都闲置的店面租回,由陈埭镇经济开发公司进行经营,在店租、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一个商业楼盘,突然受到地方政府的如此关注与爱护,加上晋江大桥通车给交通、物流带来的巨大变化,让进驻的商家看到了希望,一些游离在外的商户也纷纷抢驻。据鞋都融市工作小组的数据,他们手里的店铺一半有主了,整个鞋都入驻率也提高至50%。“回租经营正常开展后,日常业务将由陈埭镇经济开发公司负责,这是一个接力赛。”工作小组蔡主任如是说。
 
    “市场繁荣在即,但能否吸引规模商贸企业入驻经营,将是鞋都能否成市的关键。”李德铭说,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挽救日益萎缩的本地制造业,其成功的经验将为晋江食品、汽车、钢材、陶瓷等专业市场提供借鉴,多个繁荣的专业市场将为晋江的第三产业注入活力。

    下一站:商贸新城

    有人担心,随着城市化,会不会有一天陈埭不再有鞋厂。这个答案,谁也不知道。但有了众多专业市场,未来陈埭作为鞋都将更加名副其实和牢固。
 
    陈埭镇溪边村靠海的一片田野,安徽老王正在菜地里辛苦耕耘着。他在这里租地种菜好几年了,收入让他很满意。不远处,晋江大桥的雄姿清晰可见。前阶段,镇里突然来一群人,到处走动,似乎在商量着什么。他从村民口里得知,不久这里将建设一个新的市场。晋江大桥和泉州沿海大通道陈埭外线的铺设,使这里的滩涂地一下子活了起来。

    那边鞋都还在风风火火招商,而在陈埭镇政府办公楼里,另外几个新市场的规划设想已经摆在李德铭桌上。他说,如果鞋都专业市场能够形成,很快就会饱和,单靠鞋都一家是无法容纳陈埭所有与鞋有关的商贸企业,下一步陈埭镇还将在溪边村建设一个200亩的鞋业商贸服务中心,明年就可以动工了;洋埭村500亩的成品鞋和辅料市场,也正在积极申报晋江市预备重点项目;江头村体育产业市场也在酝酿中了,这将是陈埭对接晋江体育城市的重要载体。
 
    届时,不仅鞋服,其他行业的品牌也可以进来,连器械、运动训练……与体育有关的项目在这里都有。李德铭说,专业市场上去了,酒店、物流等产业自然会跟上来。以“鞋都”融市为契机,陈埭还规划建设2座星级酒店,填补大型服务行业空白,引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从工业基地,逐步过渡到以鞋业产业产供销一条龙一体化的商贸新城区。与江浙模式不同,陈埭是由第二产业延伸至第三产业,我们的产业基础将更加牢固。”在李德铭的描述中,一个站在更高处的鞋都,已经跃然纸上。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