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新规定:公款消费要刷卡 公务员能上能下
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省委书记也只有一票、公务员炒股要规范、亚运会筹办资金成监管重点、公款消费要刷卡……广东省委日前下发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其中推行票决制、建立健全公务员考评、辞退和消费制度等措施透露出强烈的改革信号。
亮点一:推行票决制,反对“一言堂”
[原文]: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合理划分常委会和全委会议事决策范围,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稳步推进县(市、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建立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会代表提案处理和回复机制。
[解读]:与党委议决制相比,票决制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落实。在票决制中,每个委员或常委只有一票,最后得票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书记、常委和委员的一票价值相同,使意愿得以自由、民主地表达。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党委主要领导的权力制约,防止权力绝对化,从制度上杜绝了“一言堂”的情况,提高了干部任用的民主化水平。
广东是全国最早在省委全会上对地级市和省直机关党政正职实行票决制的省份之一。近几年,不仅绝大多数县(市、区)的党委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实行了票决制,而且相当部分地级市的党委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也实行了票决制;不仅是在党委全委会闭会期间对重要干部的任免实行了票决制,而且把票决制的应用范围扩大至本级党委管理权限内所有干部的任免,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取代“口头表态表决”,以“票决制”全面取代“议决制”,收到了良好效果。
亮点二:公务员投资将受规范
[原文]:制定规范公务员证券投资行为、领导干部离职和退休后的从业行为等实施办法;加强对新兴行业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研究制定省治理商业贿赂暂行规定。规范企业管理层人员持有本企业股份的行为。
[解读]:公务员作为一个可能掌握一定内幕消息的群体,炒股肯定要有一定的规范和限制。不仅要限制其本人不准买卖一定范围的股票,也要同时限制其父母、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
亮点三:公款消费要刷卡
[原文]: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配备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举办婚丧喜庆事宜、党政机关新建办公楼等审核备案制度。完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数据库。
逐步在省、市两级推行并完善公务卡制度,并在有条件的县(市、区)推广使用公务卡。
[解读]:传统公务消费“现金支付、先开支后报账”的程序不仅不利于管理和监督,甚至发生财务报销环节出现凑票报销,多开、虚开报销发票的现象,一些单位还通过各种方式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账外账,规避监管。
广东计划到2010年底省、市两级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有条件的县也可研究推行使用公务卡。公务卡通过支付信息的电子化将有效保证每一笔财政支出都公开透明,从制度上封杀“小金库”。
亮点四: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
[原文]:不断探索完善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发挥考核结果在干部任用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对考核评价工作的监督,严肃查处不公平、不公正和弄虚作假行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
[解读]:“公务员正常退出”透露出了一个重大的改革动向,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早在1987年,公安部就印发了《关于公安机关辞退公安干警的规定》,率先在全国公安系统建立辞退制度,首开行政机关辞退国家工作人员之先河。 1995年出台的《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对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又专列一章详细阐述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相较以往,人们期待正常退出机制能在退出对象、利益机制和官民文化层面上真正落实“正常”二字。
目前,公务员从国家公务员体系中退出,一般包括辞退、辞职和提前退休三种情况。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务员法》对这三种退出形式都有明确规定,但对于相关的程序操作与保障条件,特别是对于公务员自愿辞职和提前退休两种情况,缺乏具体、细化的规范。
亮点五:扩大专职人大代表试点
[原文]: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完善人大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代表视察等制度。逐步扩大人大代表专职化试点。完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制度。坚持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成员中聘请特约监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行风监督员,充分发挥他们在监督和反映群众意见等方面的作用。
[解读]:只有代表专职化了,才能确保其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深耕基层,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也有利于人大代表的专业化、知识化。但要一步到位地实现代表专职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说在人大常委会中设立专职代表,从人大代表的“相对专职化”开始推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