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麻草鞋大王 他把草鞋卖到80元
北碚农民王学庆开发的竹麻拖鞋远销到北京、上海、韩国、美国等市场
在北碚静观镇有这样一位中年农民,不甘于只当一个打工仔,用打工的积蓄10万多元投资,经过精心研究和市场开拓,将早已在农村人脚上消失了的竹麻鞋,做成精美的工艺旅游品和城市时尚健康竹麻拖鞋,并远销到北京、上海、台湾、韩国及美国等市场,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他就是王学庆。
昨天,这位肤色黝黑的汉子告诉记者,他的成功之道在于:抓住北碚打造“竹海生态城”的机遇,研究开发出了市场前景看好的环保健康竹鞋系列产品,从而成为了重庆“竹麻草鞋大王”。
辞职回家做竹麻草鞋
王学庆所在的静观镇,其竹麻草鞋生产历史有300多年。许多年前,这里的农民用竹麻和稻草编制草鞋来维持家用,成为重庆有名的草鞋之乡,在镇上还自发形成了“草鞋市场”。
而今年37岁的王学庆在12年前就到一家企业打工,从事市场销售工作。12年时间他跑遍了的大江南北,每年都有七八万元的可观收入。但看着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静观农民一天天富裕起来,从来不甘现状的他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他辞掉了销售员工作,带着多年的积蓄回到静观镇。
一天,他在镇上的一条草鞋街上闲逛时发现,这里的竹麻草鞋生意很红火,许多长年打草鞋的农妇每天可以卖出十多双草鞋,而一双竹麻草鞋可以卖到12元。
一直愁于找不到项目的王学庆豁然开朗:竹麻草鞋比塑料鞋更环保、更健康,为什么不把吸汗透气、具有按摩保健功能的竹麻草鞋做成时尚工艺品卖到大城市去呢?
到长城卖草鞋被收缴
王学庆说干就干,请来了几个专业制作草鞋的农妇,从当地买来竹麻在家里进行加工,并成立了重庆市嘉鋆工艺品有限公司。
去年,他亲自背起数十双竹麻草鞋到京城的长城、故宫等景点摆起地摊来。结果,在长城摆了4天摊,只卖出了一双竹麻鞋,仅收入了40元钱,反而还被城管部门收缴了许多双。而在故宫摆摊也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游客们都说,竹麻草鞋虽然穿起来舒服,但是太粗糙,不好看。
后来,王学庆又到清华大学摆地摊,遭遇也基本相同。这时的王学庆简直到了绝望的边缘。
巧遇清华教授得指点
正当王学庆濒临绝望时,他发现在清华大学,每天都有一个老人来看竹麻草鞋,但只看不买。
有一天,王学庆忍不住就问到:我的草鞋到底哪点不行嘛?这时老人才开口说到,这样的竹麻草鞋别人买去作工艺品太粗糙,买回去穿又太土。原来,老人是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教授,非常关注工艺品的开发。王学庆听后觉得心中的疑惑一下子解开了,连忙向老教授请教。
老教授指出,现代人追求时尚健康,既要返璞归真,又要新颖别致。工艺精美的竹麻草鞋肯定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王学庆的竹麻草鞋的水平还不行,还得在工艺上狠下功夫,把它做成时尚消费品。老教授还详细谈了他对草鞋领域开发的想法。
一双草鞋如今能卖80元
怎样才能把现在的竹麻草鞋工艺水平提高呢?这对于初入行的王学庆简直是个难题。一天他从电视上看到青岛有家企业用玉米皮制作凉鞋给他带来极大启发。于是他假借代理商的身份赶到该厂学习,并花了2000多元买回了一批玉米皮凉鞋来研究。
要想把工艺做精,就必须有设备。王学庆利用自己以前的销售关系,终于在浙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设备。竹麻草鞋的生产从手工作坊走向了机械化生产。同时,他还采用先进工艺对传统竹麻鞋工艺进行了大胆革新。
目前,王学庆厂里生产了系列静观健康竹麻鞋,有漂亮的结做的休闲凉鞋、菊花鞋等数十个品种。他说,这些草鞋最贵的已卖到80元/双,目前年产能力已达15万双,产品已出口到韩国、美国等国市场。
王学庆说,他马上将在北碚区和三峡博物馆开设静观竹麻草鞋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