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创新机制破解村级人才匮乏难题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牵。这是目前基层工作的形象描述。近年来,水城县针对乡镇编制、人员减少,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的情况,立足强化村级自治能力,多举措创新村级人才涌流新机制,有力化解乡镇人才匮乏难题。
政治待遇吸引人才。县委出台政策,对在村任职满两年符合条件的可以优先选用到乡镇、学校或县直事业单位工作或任职。2004年以来,全县共选拔优秀年轻村干部到乡镇事业岗位任职333人,到学校充实教师队伍的22人,有效增强了村级事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经济待遇稳定人才。水城县制定出台了《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 通过合并减少行政村,村支两委交叉兼职等方式,就精简了327名村干部,使在职村干部的工资补助得到相应提高;同时,规定有条件的村可按照不超过所得待遇的50%和提取总额不超过10万元的规定发给村干部报酬;另外,通过乡镇财政对考核优秀的村干部实行奖励,提高村干部报酬。由此,村干部月报酬平均由120元提高到350元。水城县还实行村干部退休制度。对达到规定退休的村干部由乡镇一次性发给退休金。
宽开渠道广集人才。一是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从2002年开始,水城县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派了5批377名优秀大学生到村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二是“海选”村官。由全体村民代表直接选出村带头人和推荐选出一定名额的村支两委班子候选人的形式,全县313个村好中选优,都实现了“能人治村”和“强人治村”。三是出台政策,对分配到县乡机关的年轻干部必须到村工作两年才能提拔,2007年,全县下派县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52名到村任职;下派乡镇机关干部92名到村任职。四是充分发挥西部志愿者、“三农”服务团等人才队伍的作用。五是聘请科技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作为村带头人。如水城县勺米乡金河村,积极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罗程宏等人的带头作用,不但积极带领村民种植雪莲果、红心猕猴桃等果蔬项目致富,还将种植的产品远销到北京的各大蔬菜市场,并将该村种植的红心猕猴桃打造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且获得全国水果博览会三等奖。
搭建舞台展示人才。水城县非常重视基层工作载体的打造,使村级人才服务农村有平台。一是全程代理更加务实。2007年,仅双戛乡中箐村就为群众代办报销医疗费用、办理独生子证等各种事情2197件。二是有效地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资金难的问题。2007年,仅双戛乡农民就利用信用贷款证贷到项目发展资金近400万元,该乡75%的农户均可凭贷款证到农村信用社贷到最低5000元,最高近10万元的贷款。三是开展村干部“学习一门实用技术、办一件致富项目、出一个致富点子、引一个致富种植养殖项目、找一个农产品销售市场、帮一户群众致富”活动。营盘乡哈青村支书胡光英在种植中药材尝到甜头后,立即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和125户农户种植中药村1600多亩,预计能实现亩产值3000多元。全县313个村1000多名村干部都积极投入到该活动中,水城县农村致富热潮涌动。
上下联动激活人才。水城县实行县四大班子包片,乡班子成员包村,部门工作人员驻村,负责指导协调和帮助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问题。2007年全县共派出县乡包(驻)村领导和优秀年轻干部500多人。由于包保工作行之有效,猴场、蟠龙、阿戛等水黄路沿线乡镇,由原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市最大的“菜篮子”,现在这里种植的蔬菜不但占居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市场,而且还远销贵阳、安顺等地。而水城县北盘江流域果蔬产业带、水盘线果蔬产业带、三岔河流域产业带……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正蓬勃发展。

- 蹀愫TIGRISSO无编织,不夏天
- 水母鞋!菲董 x 阿迪新作下月登场!
- 蹀愫TIGRISSO“心动”天花板
- 胖虎专属!这双「巫毒 AJ」要发售了!
- 携手知名店铺!阿迪「滑板联名」即将登场!
- 火星鞋 3.0 国区发布!入手方式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