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危机遭遇战 鞋企准备好了吗

危机遭遇战 鞋企准备好了吗

2007-12-18 08:05:32 来源:晋江经济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面对危机,晋企学会面对的方法了吗?(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危机可以让企业一夜间倒闭,但也许企业炼狱后将更强大———

  危机遭遇战 你准备好了吗

  曲线奥运营销的晋江企业最近遭遇到一股寒流。11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越界!两企业触犯奥林匹克辖区管理原则》一文,文章表示,康踏、鸿星尔克两晋江鞋企利用立陶宛、朝鲜奥委会标志在境内宣传,属于越界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违规行为。

  消息一经传出,北京奥组委表示将严查此事。

  康踏、鸿星尔克似乎正经历一场危机。

    (资料图片)□人物名片:艾学蛟,湖北爱华集团董事长兼总监,企业管理学博士。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大学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副会长。高校MBA《企业危机管理》教学第一人,高校《企业创业管理》教学第一人。

    那么,危机来临时,企业怎么办?为什么许多知名企业在危机来临之时,一夜之间倒闭?又为什么许多公司在经历危机之后变得更强大了?12月16日,国内企业危机管理专家艾学蛟做客泉州,主讲“企业危机管理与风险规避”,为晋江企业家们指点迷津。

    ■见习记者 郑绪冕 吴毅嘉 本报记者 许菁

    应对四字诀:早 快 诚 恒

    应对危机,企业正确的反应该如何?

    早 快 诚 恒

    对于企业危机的长久防范,艾学蛟总结了危机管理策略四字经:早、快、诚、恒。

    早,即危机引火烧身之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1998年1月26日,春节即将来临,正是各类酒水销售最火的时候,有媒体曝出山西假酒事件。在这场危机中,虽然事不关己,安徽古井贡酒还是借此打了一场漂亮的宣传战。该公司在第一时间召开媒体招待会,声明自己的产品有质量保证。同时向假酒受害者发慰问金,体现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艾学蛟分析道,同行发生危机时,要小心惹火烧身,消极观望不如积极防御,策略得当还有可能乘势而上。

    快,即危机发生时必须争分夺秒,第一时间把事态控制住。万科前老总王石,是国内房地产界的泰斗级人物,公众形象一向良好,可也不免有栽跟头的时候。今年7月,王石的夫人大量购进公司股票,借助股票的涨势大赚了一笔。此事被人曝光到互联网上,网民纷纷指其违规操作。当时王石远在伦敦,听说此事之后,在违规事件被曝光不到7小时的时间内,立马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封公开信,向全国股民道歉,比媒体的反应还快。在认错的公开信登出之后,媒体也没有再深究王石及其夫人的过错。

    从王石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在危机中,坦诚的态度是有助困难化解的良方。一味推托抵赖只会更加激起民众的反感,媒体的深责,使得事态扩大。君子孰能无过,坦荡改错就好。适当的时候说真话,只要态度好,公众是比较容易体谅的,也是比较容易遗忘的。

    至于“恒”,就是指企业老总要将危机管理持之以恒,甚至日常化、制度化,才能将自己从四处灭火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艾学蛟举一位酒楼老板的例子说,老板首先要学会放权给下属。否则餐桌上发生什么不快,下属连免餐金或打折的权利都没有,肯定还是要找出老板。

    再者,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危机预警机制”,将企业各环节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情况设想好,拟定标准解决方案,让企业各层级脑中绷着危机管理这根弦。在这一点上,艾学蛟介绍了蒙牛的一个做法:蒙牛董事会通过建立了一项危机公关专项基金,一旦危机来临时,牛根生不需要董事会另外开会决议授权,就可动用该项资金“灭火”。“可能就是由于蒙牛的危机公关管理机制,人们在媒体上极少看见蒙牛的负面报道。”艾学蛟认为。

    “两大原则”保平安

    在危机来临的时候,企业应该把握两大原则,也就是积极沟通原则和公众利益最大化原则,依照这两大原则去处理危机。

    遵循积极沟通原则,必须做到三个“不要”。

    首先,不要拒绝与政府及媒体的合作。企业遇到的危机往往也是有着较大社会影响的,从维护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政府主管部门往往会介入,而媒体记者从报道事实真相的角度出发也会迅速介入报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没有和媒体沟通,那么媒体从外围入手了解的情况可能会对企业更加不利。危机发生后,政府和媒体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连接消费者和企业的一座桥梁,不要忽视它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积极主动和政府部门及媒体沟通才是解决危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创维集团在“黄宏生事件”中,迅速成立危机应对小组,很好地借助了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取得银行、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在危机中劫后余生,没有重蹈金正、爱多等大多数家电业民企“当家人一倒,江山变色”的悲剧。可以说,在整个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

    其次,不要逐步把事件真相讲出来,而应该一次性说完。因为当危机发生后,政府和媒体都介入了,企业还是遮遮掩掩,不肯一次性把真相讲出来,那么一旦让媒体一步步揭露出来,企业将会更加被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坦诚地将事实真相一次性说完,才能避免后续的负面报道和影响。

    最后,不要几个声音同时对外。危机发生时,企业的几个部门都出来说话,几个声音同时出现,使媒体和公众无所适从,这是很多缺乏危机处理经验的企业经常会犯的毛病。企业应该建立对外发言人制度,统一口径,向媒体和公众传达明确清晰的信息。

    艾学蛟说,曾经披着德国“洋外衣”的欧典地板,在3·15晚会上被揭露出真相后,厂家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仍企图掩盖事实。直至最后,其假“洋外衣”被一层层剥下后,在真相面前,欧典让消费者失望了。因此,当危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时,用只言片语是堵不住来势汹汹的潮水,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坦诚相待,让公众知道真相。

    企业处理危机的第二个原则是公众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企业应该衡量各方面利益,力求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首先,企业不要推卸责任,而应当表现出敢于承担责任的样子。企业主动承担责任、说实话,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谅解,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危机中,企业主动承担责任,不仅能很好地化解危机,有时还能转“危”为“机”,通过危机处理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国外很多知名汽车制造商都有“召回”制度,一旦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会马上将问题产品召回处理,并给予消费者一定的损失补偿,这种方式便很好地让消费者对企业感到放心。

    其次,处理危机时不要过于计较金钱的得失。当危机发生后,想不花钱就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灾难已经发生,那就是花多少钱的问题,正如的一句俗话“破财免灾”,能渡过危机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企业在危机前面仍不舍得花钱,存在侥幸心理,结果危机越闹越大,到后面不得不花更多的钱才能摆平,有的甚至闹到连花钱都不能解决的地步。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