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鞋故事 > 六十年演绎“穿在哈尔滨”

六十年演绎“穿在哈尔滨”

2007-07-20 15:07:24 来源:哈尔滨日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鞋情话意新鞋子·旧鞋子一个家庭也能折射出一段历史,就拿我们家三代人所穿的鞋来说吧!如今,女儿赶上了好时候,在她还不会走路时,就已穿上了鞋。现在她的鞋数都数不清,旅游鞋、保暖鞋、跑步鞋、休闲鞋、长筒鞋、防滑鞋等等。今天,爷爷买了带灯鞋,走起路来,闪闪发光挺神气;明天,奶奶又买来带哨鞋,踩到地上“吱吱”作响有节奏。现在鞋子多了虽说穿着方便,可存放鞋子又成了问题。 20世纪60年代,我在农村度过了童年。那时几乎没有人穿得起皮鞋,就连球鞋之类也很少,我是穿妈妈做的布鞋长大的。而纳鞋底则是做布鞋过程中一道最主要、最劳神的工序。先用浆糊把破衣服拆掉的碎布片糊在一起,在阳光下晒干,再找来鞋底的样子照着剪下来,大约有二三十层,然后便开始一针一线地纳。纳鞋底这活儿大多是由姑娘们干的,我至今仍记得村里姑姑们那会儿纳鞋底的情景。后来,我该上初中了,为了穿得体面些,父亲下决心给我买一双解放鞋。为了那双解放鞋,我和父亲上山砍了两天柴,将这些柴全卖掉,还差几角钱。母亲一狠心,将家里的八个鸡蛋也卖了。记得那天中午,刚下过雨,父亲将鞋子买了回来。我兴奋地拿起鞋子,里里外外看了好几遍,还用鼻子闻闻。那鞋上的橡胶味至今还让我回味无穷。当天我没舍得穿,因为刚下过雨,路上有泥。晚上睡觉时,我怕把鞋放在床下被老鼠拉走,就把鞋压在枕头下面。时代在前进,鞋也在变迁,我想,我们的后人决不会再有像我父母那样创造特殊“鞋子”的历史。我们的后人将会穿上更加美观、舒适的鞋,生活会更加绚丽多彩,社会会更加五彩缤纷。

  布票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是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1953年开始实行。跨地购买时,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80 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

  毡疙瘩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的市民在严寒的日子里,都穿戴着笨重的棉衣、棉鞋、狗皮帽子、皮手套等等。还有一种叫“毡疙瘩”的鞋,它的样子像皮靴,只是用毡子做成的,没有棱角。里面垫着厚厚的乌拉草,这种草很暖和。有道是“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种毡疙瘩是那些从远东地区来哈尔滨侨居的俄国人传过来的。

  布拉吉当拗口的俄文地名渐渐从哈尔滨人的记忆中淡出时,由俄语音译的一些外来语仍在哈尔滨人的方言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老哈尔滨人都习惯把那种短袖连衣裙叫做“布拉吉”,这些贯穿到百姓生活细节中的口语表达,让哈尔滨在外人眼里有了一种神秘色彩。

  纳底鞋上世纪60年代,在农村几乎没有人穿得起皮鞋,就连球鞋之类也很少,一律是手工做的布鞋,而纳鞋底则是做布鞋过程中一道最主要、最劳神的工序。先用浆糊把破衣服拆掉的碎布片糊在一起,在阳光下晒干,再找来鞋底的样子照着剪下来,大约有二三十层,然后便开始一针一线地纳。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