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新闻 > ILO关注中国“海归”变“海待”现象

ILO关注中国“海归”变“海待”现象

2006-12-14 14:22:34 来源:中青在线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十二月十八日是“国际移徙者日”,国际劳工组织(ILO)今天发表一篇特稿,对归国人才就业难的“海归”变“海待”现象表示关注。

  最新一期《国际劳工周刊》上的发表的这篇特稿说,多年来,发展家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极大地制约了这些国家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曾受到人才外流问题的困扰。

  但是,近年来,成千上万留学生从海外学成归国。根据《统计年鉴2006》公布的数据,一九七八到二00五年间到海外学习的九十三万多留学生中,将近四分之一已经回国,而且归国人数还呈增加势头:从一九九五年的每年约六千人增加到去年的将近三万五千人。

  劳工组织的专稿说,留学生回国的趋势日益高涨,导致了“海归”一词的出现。劳工组织还解释说,“海归”与“海龟”同音。海龟在岸上孵化,最后回归水中生活,寓意明显。

  劳工组织说,留学生回国潮的形成,得益于政局稳定、政策对路、经济发展、商机增多、收入提高,等等,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力量。

  但是,劳工组织也指出,政府优惠回国留学生的政策,也产生了问题,使那些没有出国学习的人才,或者说“陆龟”,对“海龟”产生了不满。

  二00二年和二00四年两次调查发现,对住房条件不满的“陆龟”人数是“海龟”的将近三倍,还有超过“海龟”人数一倍多的“陆龟”认为前者被提拔得太快。

  劳工组织指出,实际情况也许不像人们感觉得那样。在美国,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很容易拿到一个年薪十万美元的工作,而同样的人才回到,可能只能拿到一个年薪三十万人民币的职位。

  劳工组织说,由于归国人员需要一个适应期,而用人单位却指望人才一上岗就做出可观的成绩,这种时间差使不少归国留学生感到挫折,不少人因此成为待业者,或者“海待”。

  劳工组织说,“海待”与“海带”同音。海带只能漂浮在水中,无所事事,的确是待业者的一种写照。二00三年,仅上海一市就有“海待”七千人。

  劳工组织指出,并非人才过剩或者饱和。实际上,在今后五年至少需要两百万归国留学生,而现在可资使用的留学生总共才几十万,缺口十分明显。

  劳工组织的专稿最后指出,需要加大努力,进一步完善留学生回国政策,理顺“海龟”和“陆龟”的关系,并拨款资助一批帮助留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方案,使人才回流更好地促进的全面发展。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