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械业巨鳄虎视眈眈 中国机械企业艰难应对
日前,CIEN记者从厦工集团了解到,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和厦工集团的收购谈判进入白热化,除了价格上的讨价还价之外,最大的障碍是,卡特彼勒仍然坚持要限制厦工以原有品牌出口,而包括厦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内的中方各方,则希望保留自己的品牌。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元恩在接受CIEN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当前外企进入机械制造业,一方面可以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给企业帮助,而另一方面由于外国公司的苛刻条件,将使我国装载机行业几十年积累的竞争能力和自主品牌消失。
何去何从,企业陷入两难抉择。
国际大鳄掀起并购狂潮
据专家介绍:上世纪90年代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FDI15.1%的平均增长速度;收购与兼并成为2006年跨国公司在市场的一个战略性方向。
2005年10月,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收购了85%的股权。事实上,凯雷的竞争对手卡特彼勒重新布局工程机械市场的计划更为庞大。包括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几乎都被卡特彼勒纳入并购的对象,且"游戏规则"都由卡特彼勒制定:合资要在卡特彼勒全球战略下进行,并服从卡特彼勒的全球战略;限制使用企业原有品牌;把企业建成具有能生产卡特彼勒产品的企业……
价值链低端危机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卡特彼勒收购厦工集团甚为关键,一旦并购成功,就基本上确立了它在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
就此现象,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指出:"当前跨国公司进入机械制造业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市场,也在把的机械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将来企业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
现阶段,"必须控股"、"对方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点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收购活动的基本要求。在这样的条款下完成并购,就可以把的机械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的部分如果被外资控制,行业发展就会出现"外大内空"的危险景象。在国际分工中,我国装备制造业就有被死死钉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

3月29日晚间,公布2020年业绩,总收益为15.394亿元,同比减少28.7%;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减少25.8%至8.607亿元,毛利率减少4....
[详细]
- 菲董 x 阿迪新鞋官图!下周登场!
- 「北卡泡」日期曝光!你会入手么?
- 庆祝 35 周年!白红 AJ5 即将回归!
- 国内人气极高!「GiGi 配色 AJ13」要复刻啦!
- 鞋盒太华丽!游戏王 x Air Max 日期泄露!
- 近期「最稀有」AJ 联名!官方型录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