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味白领 > 白领,职场战九九八十一难

白领,职场战九九八十一难

2004-02-18 11:41:15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在普通人印象中,白领总是这样一幅形象:拎着考究的皮箱,穿着笔挺的西装,一口流利的外语,出入于宾馆饭店,流连于美酒佳酿之间,浪迹于名商巨贾之林。几许自豪流露于言行之间,多得朋友之关注和羡慕。

  可是,真正的外企人说:你可知这外表不是我真相?在这浮华风光之下跳动的是怎样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他人怎能知晓?

  按圈内的说法,外企人一般有三条发展途径:出国、自己创业或者在企业间跳来跳去寻找机会。然而,哪一条路都有着九九八十一难。

创业梦何时圆

  严格说,出国只是改变境状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或者在国外,或者再回到国内,或者自己做老板,或者替别人打工。所以说,一个人最终的出路只有两条:自己创业或成为职业经理人。 一段时期以来,风险投资的兴起,《个人独资企业法》的出台,政府的大力鼓励,媒体的大肆宣扬,这一切都表明,已进入了一个创业的黄金时代,年轻人的创业梦做得有声有色。这其中就有许多人是从外企或国内有名的企业出来的。

  有过一定的外企工作背景,学习了正规企业的规范运作模式,对于自己出来做企业多多少少会有所帮助,至少可以借鉴一套成熟的经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但是,是不是外企的经验对于创业都是财富,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汪洋是一家跨国公司公司市场部经理,年近不惑,虽然做着一个部门的“掌门人”,但他并不感到多么风光,总有隐痛在心头。他知道:在这种国际化的大企业,如果到了45岁还不能做到高层,或者被外派出国,在以外的地区做一段时间,那么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公司的升迁也就该“游人止步”了。

  在公司做市场,为公司进入立下了汗马功劳,替企业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朋友劝他:以他的能力何不自己出来做?他不是没有动心过,但是他的担忧是:办一个自己的公司,对外的身份变了,游戏规则也变了。现在他折腾得红红火火,是因为背着企业的牌子,一旦自己来开公司,客户能认可他的实力吗?   跨国公司开拓市场的国际惯例是,大笔大笔的票子开路,强大的广告宣传先行,大造声势,这个路子个体小公司无法模仿。因此,他的感觉是,现在在外企的经验不是财富,他的创业没有资源可以利用。从这个意义上,他们这些从外企出来的人下海做公司,反而不如那些一开始就自己折腾、完全靠个人闯荡的小老板。这些人更知道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让一个小公司有滋有味地活下来。所以,明知道自己已经碰到了事业的天花板,但他还不得不犹豫观望一段时间。

跳槽不是我愿意

  有一个统计数字指出,员工在同一外企干到4年的非常少。他们仿佛一群飞来飞去的经济动物,不停地从这家大公司飞到那家大公司。IBM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清平先生半是自豪半是揶揄地说:IBM的员工,要么一直在IBM做,而一旦离开,很少能在另一家公司做到两年以上。这就是IBM文化的魅力。

  一个记者写过一篇《机会成本,三资企业跳槽风》反映外企人跳槽状况,文章说:白领们每跳一次槽,薪水几乎能涨一倍。

  宋飞不知道别人的情况怎么样,他的这一次跳槽绝对是赔本的买卖。

  他在GE时,转过几个部门,也曾参加了公司专为后备职业经理人而办的miniMBA,深得GE文化的精髓,没有想过要跳槽。但是,一家猎头公司找到他,动员他到另一家同样规模的跨国公司去做一个部门的经理,三番五次地和他谈,软硬兼施,他终于动心了。在GE暂时还看不到升迁机会,没准这次会是一个机遇?何况这家公司亦是世界500强之一,声誉、规模都不低于GE,能进入其中也是职业生涯的精彩一笔。所以他没有过多考虑,兴高采烈地从GE辞了职,到新公司走马上任了。

  可恨的是,新公司并没有让他做部门经理,只是一个普通职员。他不知道是公司后来变了卦,还是猎头开始时撒了一个诱饵。没做成经理不算,最不适应的是这家企业的“加班文化”,每天即使已至深夜,办公楼里依然是灯火通明,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对这种状况习以为常,而且似乎还乐此不疲,这和GE的作派完全不同。

  他很感谢GE对他最初的培养,是GE使他从一个校园实习生成为规范的职业白领,但好马不吃回头草,再回GE不大可能。好在他想得开,劝慰自己:不着急,机会总会有的,重要的是先踏下心来积累些有分量的东西。在这家公司里呆上几年,把上上下下的关系都摸透,知道它是如何运作的,再跳不晚。他知道自己迟早会再跳的,但要等到时机真正成熟。

  甘霖来是1998年3月从摩托罗拉到联想的,他跳槽的原因是:外企为本地人提供的位置太少。高薪可能会留人一时,但时间长了,一些更注重自身发展的人才就会离开。在LG工作过的宁珊谈道,在LG公司里,部门经理以上的人都是韩国人,作为员工绝少有自主权。

  没有位置,看不到发展前景,白领们是不想跳又不得不跳。而跳槽又有可能碰到宋飞似的尴尬,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世纪人才系统公司的职业咨询师白玲,从1998年11月接待咨询以来,一年多时间里有200多人找她为工作“看病”,其中35岁以下者占86%,三资和民营企业的占49%,中高层管理人员占40%。这些数据表明,白领的职业困惑太多。这年头,做个外企人真不易。

  澳大利亚某药业公司的葛先生这样看待自己:说钱多吗?倒也不少,至少比市民平均工资多上好几倍。然而和挥金如土的大款比,又显得囊中羞涩了。已届中年,学历大本,在整个公司里已经不出色了;新进的年轻人,学历不比自己差,英文又特棒,公司又将他们看作是有高潜力的培养对象,不出几年,年轻人就能赶上自己。外企的生活却总让人感觉到,未来的生活实在无法预测。一边野心勃勃地规划着未来的生活,至少比目前奢华、殷实几倍,一边又忧心忡忡地担忧未来的日子,说不定连现在的水准都无法维持。 在一家跨国企业一路攀升,已做到大中华区的人力资源总监的傅先生,是朋友及同仁崇拜的成功者的偶像。但是,他说:别看我今天风风光光坐在这里,但两年后我坐在哪里很难预测,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明天我所在的部门乃至企业往何处去,我无法掌控,能把握的只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强硬的“金钢之身”迎接风雨挑战。

  外企是年轻人的战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奔波,费尽心力,千斤重担压在心头,不敢有一刻放松,哪管睡眠几许,餐饭几何?长此以往,焉能不病?一旦病倒,又岂有不被解雇之理?所以心里时时自警:千万别有来自自己身体的危机,别被自己打垮。 来自外界大环境的冲击,来自后起新秀的挑战,来自自身的危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白领们感叹:生活不是一团麻,但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困惑虽然多,但生活还得继续,希望明天会更好。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