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OEM危机催发东莞鞋企研发“大跃进”

OEM危机催发东莞鞋企研发“大跃进”

2009-08-24 09:19:57 来源:东莞日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研发水平直接制约着企业的生产制造水平


  鞋网8月24日讯 7月,从市外经贸局领到了一纸“准生证”的邓志聪大松一口气,“准生证”的内容是:允许东莞达基纽扣制品有限公司(下称“达基”)设立研发中心。

  为了一颗小小的纽扣,身为达基董事副总经理的邓志聪已经整整奔忙了两年,现在政府批文总算尘埃落定。除了达基,1~7月,东莞外资企业共设立研发机构19家,是去年全年的4.75倍。经历金融危机洗刷后的企业开始自主研发,研发机构在东莞进入“大跃进”。

  研发“大跃进”

  金融危机把OEM的弊端暴露得一览无余,也催发了“研发时尚”的上市,研发机构在东莞开始“大跃进”。

  达基,纽扣生产业内的优秀企业代表。过去9年,邓志聪曾和Esprit、阿玛尼、Levis等国际大牌“亲密接触”,达基的纽扣远销欧美、印度、斯里兰卡,国内的触角也延伸到上海、南京、武汉等地。

  尽管制作实力不言而喻,邓志聪却逐渐感到了代工生意的艰难。一场金融危机袭来,纽扣生产商面对的无疑是前所未有的“霜冻天”。“85%的进口商已经‘死’了,香港共有5家龙头企业,已经倒了2家。”摆在达基的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死掉;二是改革,管理、研发都要改。

  达基选择了改变。邓志聪说:“以前那么好赚,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好的时代。辉煌得不可一世的‘世界工厂’概念在达基已经不会再有。我们必须自己进行研发设计。”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邓文聪就开始有意识地建设研发团队。2年前,研发中心还只是三四个人的小组,2年后就扩编成60多人的团队。

  “当初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安慰自己说,我们已经有概念和理念,按部就班去做,应该是不难的。”拿到批文后的邓志聪也越发感到这两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很值得。

  金融危机把OEM的弊端暴露得一览无余,也催发了“研发时尚”的上市。仅7月一个月内,市外经贸局就一共下发9张设立研发中心的批文,除达基外还有泛亚生物科技、东莞喜丰机电等外企。

  今年1~7月,全市外资企业共设立研发机构19家,是去年全年的4.75倍,研发机构在东莞开始“大跃进”。

  事实上,更早一些,已有外市企业觊觎东莞成熟的产业集群,先行进入鼓捣起研发。以鞋为例,奥康、富贵鸟、达芙妮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栖身东莞,设立研发中心。

  独立研发公司少

  受制于研发投资和人才学历的高门槛,家具、鞋业、纺织和灯饰等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公司内设一个研发机构,研发人员也远非全职搞研发。

  研发中心不是随便摆设,以什么样的方式设立也别有乾坤。莞城外经办冯柱刚说,“现行的企业研发中心可细分为独立法人资格研发中心和企业内部研发中心。”

  “独立法人资格研发中心可以从事技术和专利的交易,所以门槛也要高一些。”据冯柱刚介绍,独立法人资格研发中心一般必须满足两大条件。

  “一是有明确的研究开发领域和具体的研发项目,固定的场所、科研必需的仪器设备和其他必需的科研条件,中心用于研发的投资应不低于200万美元。二是研发中心应配备专职管理和研发人员,其中具有相当本科以上学历的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占研发中心总人数的比例应不低于80%。”

  因为门槛较高,独立法人资格研发中心一般由省外经贸厅审批,而内部设立的研发中心的审批权则下放至市外经贸局。

  受制于研发投资和人才学历的高门槛,记者所采访的家具、鞋业、纺织和灯饰等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公司内设一个研发机构,研发人员也都非全职搞研发。

  以家具和鞋业为例,因为研发和设计的效果总要经过具体生产的检验,设计研发和生产加工两个环节密不可分。

  光润家具的研发分为产品研发部和工艺技术部两大块,81名研发人员除专职设计师外,其余都分布在不同工序上。“一款办公家具从设计,到打出样品,最后大规模量产都需要我们这四组研发人员一起协调完成。”光润工艺技术部经理郭允年解释说。

  光润董事长高汉光回应称,“我们这个行业,上点规模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研发和设计机构。但这些设计人员都是分散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将研发中心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企业来运作的好像还没有。”

  今年第一季度,光润推出72款新品,家具研发可谓风生水起。但高汉光直言,研发只局限于外观设计开发,更进一步的是改造一些工艺流程,真正改变材料,行业生产方式的深层次研发还不多见。

  光润知识产权部经理彭丽向记者出示的专利申请名单也证实,公司手握外观设计专利一大把,但只有3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家具行业的佼佼者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研发层次和水平不得而知。

  嫁接院校

  东莞企业中靠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研发并形成卖点的企业已不在少数。今年中标2009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东莞专项)的21家企业中,12家是与科研院校联合投标。

  光润第一季度推出的72款新产品也不全是研发设计人员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不少是从外界研发设计服务公司直接购买的。

  高汉光说,“研发不是闭门造车,光润的形式很灵活。”据介绍,光润的一些外观设计图纸直接从深圳和东莞的设计公司买来,研发部组织四组人员评估、打样、修改、通过后即可量产,不少产品一样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常务副秘书长王猎向记者证实,因为分工的深入,家具行业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研发设计的公司,其中深圳最为典型,东莞厚街也有新动力等代表性企业。

  温州奥康鞋业东莞国际研发中心总监顾枫认为,分工合作已是行业所趋。“意大利的鞋业制造商与设计机构是完全独立的,在香港更是连营销和品牌运营都有专门公司来做,未来鞋业的研发也迟早要过渡到这个阶段。”

  对那些靠设计推陈出新过活的行业来说,研发设计外包意味着一大笔开支,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办法,这些行业里的企业自觉沿用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

  艺术设计出身的家园灯饰负责人杜敏说,“我会亲自带一些懂美术的设计师来实练,在企业中培养一些有潜力的设计研发人员。”靠这种方法,杜最多时拉出了一支60多人的研发队伍,公司每年也推出上千中新产品,在设计上保持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杜敏最近随科技局一行去高校进行产学研考察,“有个大学女教授,竟然用秸秆造出了板材,又能锯又能刨怎么加工都可以。”杜敏觉得,“高校真是一个神奇的宝库”,现在研发想搞出些核心竞争力,与高校合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事实上,东莞企业中靠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研发并形成卖点的企业已不在少数。今年中标2009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东莞专项)的21家企业中,12家是与科研院校联合投标。

  高汉光透露,光润正在筹划与华南农业大学的合作。高说,不久后,一个与院校合作的省级的科研中心将会成立。

    留人难题

    高薪水和高投入固然可能吸引研发人员,但相比之下,找到留住这批人的诀窍对东莞更有现实意义。研发中心成立之初招人没问题,但运营一段时间后还有多少人?

    任何新产品都是人研发出来的。但在东莞,伴随研发机构“大跃进”的还有研发人才这个“古老而年轻”的问题。

    金融危机后的家园灯饰,研发设计队伍裁剪掉一半但仍然维持了30多人的规模,一年要出几千款新产品。据杜敏介绍,公司的设计员都是从灯饰圈里挑来的,招进厂之后自己再手把手传帮带。

    “有个打工时就追随我的小伙子画得很棒。老外开价月薪一万二,是我这的两倍,很快就走人了,现在是业内的NO.1。”杜不无怜惜。但像他这样因为薪资低而无法招徕到研发人员的现象在东莞企业界司空见惯。

    东莞缺研发人员,从外面找绝不是一件轻易就能搞定的小菜。上述达基纽扣邓志聪就为新研发公司引进人才的渠道问题而伤神。“我们投入的资金基本上花费的两大去向就是设备和猎头公司。东莞地区没有顶尖的人才,而我们自己又缺乏渠道,只有通过猎头公司去向外面公司要。”

    据邓介绍,猎头招人的代价十分高昂,通常是一家公司高管13个月年薪的20~30%,而一般高端人才的年薪在20万~30万元。

    高薪水和高投入固然可能吸引研发人员,但相比之下,找到留住这批人的诀窍对东莞更有现实意义。王猎的提问发人深省:研发中心成立之初招人没问题,但运营一段时间后还有多少人?

    光润家具厂区与东城二小隔着一条窄窄的寒溪河,但公司工艺技术部经理郭允年告诉记者,“80多名研发人员的子女要进二小读书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落户门槛高,子女入学难将招进来的研发人员再排挤出东莞,这点寮步日普精密蚀刻公司也未能免俗。公司董事长蔡来居在东莞台商界是个以研发促转型的旗手式人物,为此还曾上过央视《对话》介绍心得经验。但蔡也曾向进厂调研的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反映,“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研发人员却跑到自己客户深圳富士康去了”。他希望松山湖园区的学校对这些外来研发人员能“网开一面”。

    深层研发看平台

    研发也有其发展阶段性。东莞企业的研发目前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等浅层领域是与企业研发刚刚起步相适应的。深层研发更多应该由行业性的公共研发平台来做。

    辛辛苦苦留住了人,但可能只保证了产品设计这类浅层研发,工艺、材料处理、自动化开发与改造,这些基础领域的深层研发亟须破解。

    大朗屹立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功俊将这类涉及到“行业通病”的技术难题称为“基础科技”,肖撰文列举了其中一些代表:“优质钢材、塑料等基础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肖认为,这类基础领域的进步累积成为“高科技”,能够降低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成本。

    但这样一些基础领域所涉及的深层研发可能是单个企业无力负担的。从采访中记者接触的企业来看,研发也有其发展阶段性。东莞企业的研发目前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等浅层领域是与企业研发刚刚起步相适应的。未来也许会有更多企业自己也来做深层研发,但现阶段,这项任务更多应该由行业性的公共研发平台来做。

    高汉光就非常希望购入的木材能够做一些处理便于加工,生产出来的板式家具能学习美国时下流行的不用工具直接组装,但他表示“要改变‘祖宗们传下来的’东西投入太大,短期内也看不到收益,弄不好砸了钱,水泡都不冒。”

    事实上,高汉光所说的一些家具行业难题恰好已有公共平台在着手解决。去年9月名家具设计研发院成立,在产业研发服务中,研发院除了为企业研发设计新产品,另一项重要角色就是对家具企业生产工程中的材料属性、成型工艺、面饰工艺等进行攻关。

    研发院目前主要通过提供设计对接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来收取少量费用,补贴所针对行业性问题开展的深层研发。但指望一点服务费来补贴深层研发这样浩大的工程并不切实际。所幸的是,上月,厚街家具创意成为东莞首批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市政府最高资助的500万元将被用于扶持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品牌和产业园区。

     也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像家具行业有公共平台对行业问题进行深层研发。上述家园灯饰的杜敏前不久去鹤山参观一同行工厂,“我们的材料还停留在PU(聚氨酯,一种化工产品。)和金属的时候,别人已经在用石材了。几千万元的设备,还配套污水处理,投入非常大。”

    考察中,杜敏看重了对方的一款设备,“灯座的基础材料经过流水线时外包了一层薄膜,材料下线后什么生产污染、有害物残留一下子统统解决了。”

    杜认为设备和薄膜并无甚高明之处,钻研一下就能攻克,但“东莞的灯饰厂太小了,干这个风险太大,如果能有行业性公共研发平台来做就好了。”言谈中,杜敏流露出对鹤山同行的歆羡。但外界有所不知的是,东莞灯饰行业协会竟告阙如。

    淘金者说

    东莞设研发中心提升产品档次


  ——奥康东莞国际研发中心研发部总监顾枫


  记者:奥康是浙江温州的企业,为什么考虑要在东莞设这样一个研发中心?


  顾枫:奥康东莞研发中心是温州总部的一个分支机构,主要承担奥康总部高档女鞋的研发功能。中心现在有100多人,承担了总部女鞋研发60%~70%的研发任务。2007年3月进入东莞的时候,我们投入了1400万元,现在每年追加投入800~1000万元,后续我们还会加大投入。

    至于为何选在东莞,主要还是看中东莞的鞋业研发环境和配套。东莞鞋业制造基础发达,目前是国外信息的窗口,更是新技术、新工艺和研发的潮流聚集地区,而且所处的档次主要是中高端。反过来看温州鞋业,产品主要集中于于中低端。奥康选东莞建研发中心,就是想通过这里的研发中心,提升整个集团鞋业产品的档次。

    记者:富贵鸟和达芙尼在东莞也有研发中心,它们的初衷也是这样吗?

    顾枫:我个人认为大家的目的可能会有一些出入。就我了解的情况是,一些企业的生产基地在东莞和珠三角地区,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一方面是因为东莞的制鞋环境的考虑,另一个考虑是用于服务其制造代工企业。

  而且大家选择的目的性较强。比如红蜻蜓的研发中心选在广州,是因为广州的鞋材和相应的配套,更适合于内销产品。

  记者:现在整个中心的研发流程是怎样的?

  顾枫:不同的研发中心的流程可能不一样。我们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供应商的一些数据信息、收集到的一些流行趋势和竞争对手的信息,然后对有价值的元素进行整合,设计出图纸,制版,然后打样生产,经测试后在温州工厂量产。

  记者:您认为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还缺少哪些要素?

  顾枫:设计人员不好招。现在研发中心的主要人员都从广东地区招聘,因为在广东研发,产品在广东,可能广东的人最适合。一般文员、工人在当地都好招,可是设计师却在东莞难找,得从广州和深圳招。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