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鞋企的“过冬”样本
“机票需提前统一预订,副总监(副总经理)以上人员视实际需要乘坐飞机仅限经济舱,副总监(副总经理)以下人员如需出差或出差单次里程超过1000公里需乘坐飞机的需由分管副总裁批准,否则不予报销。”这是11月12日奥康在全集团新下发的《统一预订飞机票的通知》中的一段。
走进奥康总部大楼,各办公室双管日光灯已改为单管日光灯;墙壁上贴上了“别急着走哦,电脑空调灯都关了么?”的温馨提示,打印机上也贴上了“非正式文件严禁使用新纸张”的标签……在这个似乎人人都在考虑“御寒术”的时候,作为对国际经济风云变幻反应极为敏感的制造业企业,奥康这个温州民营鞋企已早早开始为自己准备冬衣了。
精益生产:每年“抠”出千万成本
制鞋生产过程中每一处细微的浪费,乘以庞大的产量基数,都会形成惊人的数字。为应对成本加大的现状,奥康今年以来陆续新设了成本处、技术转移部等机构,并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从每个流程入手,制定新的生产标准,严格控制成本、降低损耗。
比如生产鞋帮时,剪掉7毫米的里皮,这样的细节处理,不仅便于黏合,每双鞋还节省成本0.35元;鞋底刷胶,工人因刷胶方式不同,平均每双鞋用胶量需要30克,后经反复测试,进行标准化操作,规定每双刷胶量必须控制在20至25克,如超过标准,超出量就必须自己埋单。标准出台后,刷胶量节省幅度超过20%。据估算,经过标准化处理,通过“七毫米鞋皮”、“五克鞋胶”等活动,生产一双鞋可节省成本1%左右,一年下来,每年可“抠”出的生产成本有望超过1000万元。
同时,精益生产还可大大提高工人工作效率,据前10个月统计显示,员工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5%,原来需要15天生产的一批订单,现在只要5天,生产周期也缩短近三分之二。
抱团御寒:救别人就是救自己
据温州市鹿城区鞋业行业协会反映,该区283家会员企业中处于停产半停产的有47家,倒闭的有26家,合计占了企业总数的25.8%。据了解,由于原来形势较好,订单较多,有些厂家不想给奥康代理、供货,但现在经济环境变了,他们很希望能从奥康得到订单,以走出面临停产的困境。对此,奥康挤出了一些订单,尽力帮助其渡过难关。同时,奥康至少平均让利15%左右。
“虽然奥康目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大,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仍在30%以上,但利润还是有所下降。如果上下游整个产业链受到严重破坏的话,由于风险传递效应,任何企业也都会受到影响。”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表示,企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之间也要学会互救,防止引发难以收拾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其实救了别人,也就是救了自己、救了大家。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形势下,在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明显的温州,利用企业间已存的信赖关系,使上下游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抱团御寒非常有效。
资本经营:着力改良融资渠道
10月18日,由奥康集团发起,联合永嘉其它9家企业共同组建,注册资本为1亿元的永嘉县瑞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营业。这也标志着奥康从原来的产品、品牌经营发展到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新阶段。
“制造业企业仅凭一己之力,很难闯出更加广阔的天地,这次奥康在金融领域再试水,意在构筑一根金融业的链条,进一步改良融资渠道,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当前金融海啸背景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强强合作,以强带弱,实现发展共赢。”王振滔说。
瑞丰开业当天,在其举办的2008宏观经济发展报告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指出,目前经济低迷的时候,企业各项经营成本都在上涨,而温州3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不少都面临资金困境,小额贷款公司将使温州民间资金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同时也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很多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中小企业可能由此重新焕发生命力。
- 上一篇:鞋企安踏:从CBA到NBA
- 下一篇:哈贝多畅玩假期 | 舒适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