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训练:政策激励解决 地质人才匮乏
当前,地质人才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地质工作和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甚至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地质人才的缺乏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要严重,完全可以说是空前的。
然而,事实上,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地质院校都在扩招,应该说每年都培养出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但与地质院校不断扩招的事实不相符的是,大量的用人单位却在大呼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难度更大了,尤其对一些基层单位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建议国家要制定出一些政策来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蔡克勤:
应加强高价位
下的资源管理
近几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存在过热的问题,譬如探矿权炒作过度、矿权转让不规范等,给大企业合法获得矿权带来了困难。我国应将矿业政策引入宏观调控领域,政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管理。
同时,矿业迈入市场经济后,发生了很多变化,譬如物权法出台后一些资源变成了企业、地勘单位的资产,资本市场的作用与日俱增,资本开发的推动作用与风险并存等。面对这些新变化,我国的矿业管理应形成新的体制和机制,实现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李名岷:
钢铁企业节能
减排大有可为
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完善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四大功能(钢铁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内部废弃物消化功能、社会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抓好“三个支撑”,建立“四个循环”,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途径。
“三个支撑”是指管理创新支撑、技术创新支撑、工艺装备支撑。“四个循环”是指铁素资源循环链、二次能源循环链、固体废弃物循环链、水资源循环链。
钢铁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把责任感、危机感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统一到加快行动上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企业发展品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曹培玺:
电煤应当作战略
物资“管”和“用”
发电行业是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支柱行业。全国人大代表曹培玺认为,电煤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应当作国家战略物资管理和使用,不宜采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
“目前,煤炭价格放开与电价受控矛盾突出。建议国家尽快落实煤电价格联动政策,保障发电企业合理盈利空间,保证正常生产经营。同时,要加强对电煤价格的监管,使其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大局,兼顾产业链下游行业的承受能力,共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
全国人大代表冯海荣:
矿产不能综合
开发就是浪费
“有的钢铁企业开采铁矿就只要其中的铁,大量伴生的矿物被丢弃。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源浪费。”全国人大代表冯海荣是甘肃省酒钢集团的一名基层工程师,对矿产资源不能综合开发的现状非常心痛。她建议,国家应当采取措施切实推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冯海荣说,我国一些地区的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有成效的,但是从全国来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应当继续在全国的矿山普遍大力推广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矿产综合利用的统一管理;同时,应尽快制定出推进矿产综合利用工作的专门政策,严格奖惩,从而充分、科学利用矿产资源。
前有狼后有虎——
钢铁业影响国家安全■ 铁石
俗话说:扎紧篱笆,再狡猾的狗也钻不过去。并购、重组、参股,正当我们一年一度备受煎熬,甚至有些屈辱不情愿又无奈地忍受着铁矿石定价话语权争论的时候,没想到那些世界钢铁大鳄们又在觊觎窥伺我们后院钢铁制造业这块大蛋糕了,并且如狼似虎般猛扑过来,已经狠狠地下口了。如专家所说:这如果不引起决策层和企业的高度警惕,将会影响到钢铁制造业的国家安全。
危言耸听?非也!
被称为工业食粮的铁矿石,正在发生着撕裂性的巨变,有专家甚至预言,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那些完全依赖进口铁矿石吃饭的宝钢们,甚至会无“饭”可吃,因为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的铁矿石大鳄们,已经把铁矿石作为自己“图财害命”牟取暴利的“核武器”,投入巨资打造自己的钢铁制造业的航母,起点高、技术先进、体量大,从现在已知的信息看,我国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钢企制造业是无法与其竞争的,到那时人家是不会给进口铁矿石总量达57%以上的铁矿石的,对此我们会怎样呢?经济要发展,钢铁制造业是基础。这就不是铁矿石涨价那么简单了,有钱,但确无铁矿石可买?这是不是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深思的问题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按倒葫芦起来瓢。我们恍恍惚惚地看到世界钢铁大鳄们在并购、参股大型钢铁企业的影子,尤其是沙钢近似疯狂的扩张一举发展到总产量达2500万吨以上,大有超过宝钢之势,据知情人说,其背后就暗藏合作伙伴世界最大钢铁企业之一的韩国浦项身影。自1996年沙钢和浦项合作以来,其总投资已达到80多亿元,有专家分析说:浦项谋求控制沙钢的野心从未改变,浦项是通过沙钢之手来进行大肆收购,之后再等合适的机会收购沙钢,沙钢的收购很可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沙钢又恰恰是国内十大钢铁企业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如果沙钢选择海外上市的话,浦项就可以在海外市场大肆收购沙钢的股票。这就是国外钢铁大鳄们最为精明,兵不血刃而得天下的策略。难道这不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而这种方式已成为外资曲线进入我国钢铁业的一种通用手法。在去年年底,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了在香港上市的东方集团(爱股,行情,资讯)73%的股权。近日,中钢协发出“应警惕越来越多的外资控制民营钢企”的呼声,主要是针对此现状发出的。俄罗斯第二大钢铁企业EvrazGrou公司,将出资15亿美元收购德龙控股有限公司51%的股份,从而间接控股数家民营钢企。目前在国内粗钢生产中,已有1/3由民营钢企生产,可见其实力和地位的重要。
外国钢铁大鳄们近似疯狂地在国内民营钢铁并购参股上分一杯羹,可是我们在国内的并购参股行为却屡屡受挫,并受到合作国诸多限制。今年2月20日,澳洲中西部钢铁公司董事会以收购价格过低为由,拒绝了来自中钢集团的全资收购提议。日前,澳方又叫停了首钢拟以19.73%股份收购吉布森铁矿公司的申请。据说,还有印度、巴西等国也在对中资公司的参股、并购等行为设置诸多的障碍,而反观我们自己对此是否引起了足够高的重视?到了着眼此课题的时候了。
铁矿石涨价: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悖论 ■ 铁丁
对于铁矿石涨价,真可谓是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价”不同呀!尤其是以今年涨幅最大,南部铁精粉和卡拉斯加粉分别上涨65% 和71%,这大大超过了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家的心理预期,人们议论、感慨、牢骚、埋怨和不平衡心态尤为严重。对此,本刊在创刊号上发出了“铁矿石涨价: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我们”的感慨围绕着这个话题,我们更愿意做深入地思考和理性地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骂骂大街,发发牢骚。但愿有关部门、协会和专家学者们能够对症下药,给出解决此难题的良方妙药。
“铁矿石”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但是,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进口国,却一直在为所谓每年一次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话语权而心惊肉跳,寝食难安。其实这都是源自一个“利”字,商人是不讲“情”和“义”的,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主管部门和企业一直是以一种天真且近似愚蠢的想法在和这些矿业大鳄们“矫情”,从而陷入“罗素悖论”不能自拔,“上帝能不能造一块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呢?”我们国家在历次的谈判中只是一味地强调所谓的“话语权”,而不是“定价权”,这有何实质意义吗?拥有定价权的“三大巨头”以减产等一切能够想到和可以采取的方法涨价,为的就是获取利益最大化。三大巨头的涨价理由并不复杂,供需决定价格,“定价权”就是以我为主所制定的“游戏规则”,而只是这游戏规则链条中的“玩家”之一而已,你玩得再好又有何用呢?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理应对铁矿石的国际市场价格具有更大话语权,企业也应该在历年铁矿石国际定价活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国家商务部官员曾感慨地说:“某些跨国公司利用其在铁矿石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不但损害了包括企业在内的铁矿石进口企业的利益,也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原则,这不利于铁矿石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可是,我们又能怎样呢?自2004年我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5年上涨,累计涨幅达到近200%。2007年,我国生铁产量继续增加,同比增长近20%。生铁产量增长,使进口铁矿石大幅增加,预计我国全年进口量将接近全球海运贸易的1/2。这不仅仅是供需矛盾问题,更突出地体现出巨额利润和资源垄断。虽然我国进口量接近全球海运贸易的1/2,但参与矿价谈判的中方1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18804万吨)仅占全国的44%。
我国大部分进口铁矿石仍然游离在年度矿价体系之外的现货市场,怎样才能打破这种悖论怪圈,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呢?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认为:在铁矿石价格不断飞涨的今天,企业应加大对海外资源的投资力度。目前企业在海外掌握的铁矿石量为5200万吨,约占每年进口总量的10%,相对于日本等国家,这个比例太低。他建议,在澳大利亚、巴西有许多产能正不断被开发,企业应该与这些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这就是说对于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必须寻求利益联合,建立利益联盟,使自己在“铁矿石博弈”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并最终获得游戏规则制定权。如果我们手中没有资源,就不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股国外铁矿石“大鳄们”的利益集团,也不会取得主动。俗话说:手中没有米,叫鸡都不灵。没有资源,何谈实力与发展?所以,钢铁企业绝不能长期受制于铁矿石供应商,要积极寻求对资源的控制权,直接从事铁矿石开发业务,或拥有矿山股份,建立“矿钢一体化”产业模式,使之成为铁矿石供应与消费的赢家。
铁矿石疯狂涨价的背后是极其复杂的利益切割。这么多年来,我们面对年复一年上涨的价格,都是“难以接受却要默默承受”。因为矿石大鳄们控制着全球矿业市场。比如在世界25家最大的矿业公司中,美、加、澳、英总共占了18家;从矿业市场排位看,前十位公司的资本占全球矿业公司总市值的55%。而现在前十位公司“统治”了全球90%的铁矿产量,这就是垄断所带来的行业“巨无霸”,大者愈大,强者愈强。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发布财报:2007年第四季度净利润由2006年同期的33.7亿雷亚尔增长至44.1亿雷亚尔(26.4亿美元),同比增长29%;2007年全年净利润为200.1亿雷亚尔,较2006年的134.3亿雷亚尔增长49%。受此刺激,淡水河谷巴西圣保罗证交所股票当日收盘上涨2.2%。淡水河谷“靓丽”的业绩很大程度上来自钢企对巴西矿石的进口。毫无疑问,在全球钢价飙升的狂潮中,得益于这个新兴市场的崛起,最大获利者就是三大矿业巨头。可是,他们曾有过一丝一毫感激这个“衣食父母”的心理吗?非但没有,反倒是以“奇货自居”,每年都在尝试涨价带来的乐趣和巨大收益——这就是资本家。
如以目前10%的涨幅计算,市场总销售额约为20000亿元,钢铁企业需向下游市场转移2000亿元的增加成本。但是今天铁矿石的涨幅却达到了天文数字,分别上涨65%和71%。在巨额铁矿石成本之外,企业还将面临紧缩货币政策、煤炭价格以及大幅上扬的海运费用等诸多不利因素。
其实这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虽然铁矿石资源不占优势,但是我们还有处于钢铁制造业上游产业链条顶端的焦炭。焦炭在世界份额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是否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钢铁最重要的两大原料是铁矿石和焦炭。因此,铁矿石巨头最终的图谋就是通过上游原料的控制和钢铁新技术的探索,增强对钢铁产业链交易话语权,打造一个新的利益分配格局。有专家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及巴西淡水河谷等铁矿石巨头们很有可能从“铁矿石谈判对手”转变成“全方位原料供应者”,再变成“产业链布局的竞争对手”。而对于钢铁而言,这将是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劲阻力,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如果有一天这些铁矿石大鳄们,摇身一变而成为矿钢一体化的超大“钢铁航母”,到那时,“矿”与“钢”的矛盾也许不再突出,但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主要体现在抢夺全球铁矿石资源和钢材市场上。由于偏重投资紧缺的矿产资源和金属元素高效利用,行业和企业都将表现出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可是我国很多相对较小的企业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生存空间,甚至一些特大型的钢铁企业也将没有铁矿石可用。因为这些“矿钢一体化”的大鳄们,不可能用自己的子弹打自己,铁矿石就真正成了他们手中的秘密武器,到时候再谈所谓的铁矿石涨价的话语权与定价权还有何意义?
冀重点成矿带发现三处矿藏■ 鑫元
河北省地勘局重点对成矿区带的铁、煤和有色金属进行勘查。去年岩心钻探进尺超过15万米,发现三处煤矿产地,新增铁矿资源量8000万吨以上。
据了解,承德东大洼铁矿全铁平均品位在40%左右,新增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5100万吨,累计探明储量超过1亿吨,为大型的钒钛磁铁矿床。另外,经过在低缓磁异常区钻探初步验证,有望找到大型甚至超大型规模的钒钛磁铁矿床。承德黑山铁矿接替资源勘查是第二批全国危机矿山找矿项目,预计新增资源量3000万吨以上,5个矿体群累计探明储量可达1亿吨。老矿区外围及深部的沙河白涧铁矿见矿最厚达134米,平均品位44.53%,新增矿石资源量3096万吨,将为邯钢提供有力的资源续接。邯邢地区郭二庄磁异常验证,在800米深部发现14米厚的磁铁矿。
此外在张北公会新发现一处开采条件良好的优质褐煤矿产地,初步圈定聚煤盆地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目前预测资源量1.17亿吨。沧州、衡水地区煤炭资源预查第一个钻孔在1400米以下发现4.15米厚的主煤层和数层1-2米的薄煤层。秦皇岛柳江盆地西翼南部煤炭资源普查施工2个钻孔,均见到厚度10米以上的主煤层,结束了该盆地西翼南部无煤的历史。
在涞源木吉村铜矿发现矿体最大厚度377米,平均品位0.4%,初步估算铜金属量40万吨,有望达到大型规模,并伴生金资源量20吨、银200吨、钼7000吨。赤城黄土梁金矿品位大于3克/吨的矿体厚度11.9米,资源量预计新增20吨,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很大。遵化马兰关金矿、青龙四拨子钼矿、宽城大野峪金钼矿等,也都展现了很好的找矿前景。
行业简讯
●黑龙江发现多处有色金属矿产地,潜在价值超过300亿元,估算和预测资源量钼6万吨、铜7万吨、铁900万吨、金2.9吨、银250吨,铅锌8万吨。
●西部矿业(爱股,行情,资讯)控股子公司玉龙铜矿一期1万吨电积铜工程项目将于今年8月份投产,玉龙铜矿为铜金属储量最大的铜矿之一。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将完善出口退税、加工贸易、进出口关税等相关政策措施, 鼓励资源性等产品进口。
●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称,应该利用逾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建立一只国家矿产资源基金,以帮助企业在国内外的勘探与收购活动。
●目前,全国唯一的稀有金属交易市场——天津稀有金属交易市场在天津港(爱股,行情,资讯)保税区开业,该市场将努力成为国际级稀有金属定价中心、信息中心、资源配置中心。
●来自辽宁省地矿勘查局消息称,该省探明10处矿床,镁资源保有量占全国85%以上,约占全球1/4。
●2008年,山西省预计将新投产煤炭规模为6390万吨,煤炭新增产能进入集中释放期。
●陕西省已探明煤炭储量1685亿吨,含煤面积4.7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渭北和陕北。
●从商务部获悉,3月10日起大陆正式恢复对台天然砂出口,两岸砂石业者可根据公告规定开展天然砂贸易。
●十多个铀成矿带及大面积的勘查空白区尚待开展系统的勘查评价,迄今为止在伊犁地区和鄂尔多斯(爱股,行情,资讯)地区探明了较大的铀矿床,预计潜在铀资源超过数百万吨。
●据了解,近日海关再次对硅锰等铁合金产品的出口限价,硅锰6517上调为1900美元/吨,6014为1600美元/吨。
●由云南专家研发的“等离子高温分离钛-铝矿”技术近日获得成功,使成为能直接生产金属钛粉末的世界第三大钛工业国。
●湖南郴州、永州、湘西自治州等地最新发现了四处矿藏,包括锡、铅、锌等稀有金属。
●到目前为止,我国总的铁矿石资源储量达到1600亿吨,其中大约1000亿吨需要勘探查明,这部分资源影响市场至少需要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