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应诉反倾销:中国鞋企为明天而战

应诉反倾销:中国鞋企为明天而战

2007-01-11 08:14:42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是沉默还是应诉?是逆来顺受还是据理力争?欧盟正式启动对原产于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两年16.5%的反倾销税,涉案企业总数达到1200多家。面对欧盟对华最大的这一例反倾销案,在大多数企业沉默之时,1月8日,四家民营制鞋企业在沉默中爆发,宣布联合起诉,积极应对这场反倾销案,为鞋企的明天而战。

  漫长诉讼刚开始

  “当地时间2006年12月28日,奥康集团、泰马鞋业、金履鞋业及新生港元鞋业四家企业的上诉材料,已被正式递交至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法院。欧盟法院也正式受理了鞋企的诉讼请求。”代理律师蒲凌尘通报了鞋业反倾销案的最新进展。

  蒲凌尘律师是打火机打赢入世反倾销第一案的辩方律师,也是企业在反倾销案中最早全面成功的案例——云南马龙黄磷反倾销案的代理律师。据他介绍,正式受理诉讼请求,只是漫长诉讼的开始,在启动诉讼程序之后,欧盟委员会和中方企业将依次进行两轮书面答辩,结束后,还有一轮口头答辩,最后再由欧盟法院在此基础上做出裁决。答辩主要以书面为主,各方每轮的书面答辩时间应该在3至5个月之间。预计,一套程序下来,总的时间可能在2年左右。

  蒲凌尘分析说:“从损害认定上来说,欧盟有些不太符合WTO法规,也不太符合自身反倾销法的做法。”此说法与政府的态度不谋而合。2006年10月9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到访的荷兰外贸大臣范赫尼普在谈到欧盟对华鞋类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问题时说,欧盟对华鞋类产品的反倾销措施缺乏法律依据,损害了皮鞋生产企业的正当权利,不符合欧盟的整体、长远利益。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尊重并支持国内鞋企诉至欧盟法院”。而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说“鞋企起诉欧盟是正当行为”。并对的一些鞋革企业决定采用法律手段,到欧盟法院起诉欧盟的反倾销举措表示理解和赞赏。

  胜败俱荣重经验

  “两年的官司还没打完,征税时间可能就已经结束了”,这看似一场没有结果或已经注定“亏”了的官司。面对这样的问题,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坦言,如果一味地默认、忍让,两年后可能会面临更高额度的反倾销税,他们就有可能再延期制定5年,那时鞋企在欧洲市场上就困难重重了,所以,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就是要让欧盟国家听到鞋企抗辩的声音,让世界其他各国也听到民营企业的声音。

  事实也证明,欧盟反倾销对鞋业的打击“立竿见影”,在欧盟对我国皮鞋正式征收16.5%反倾销税的第二个月,温州对欧盟出口皮鞋类产品共430批次、243.78万双、出口额2147.09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2.71%、37.80%和19.80%。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很多中小制鞋企业就已经接不到订单了。王振滔强调:“我们不是为哪一家企业打这场官司,是为整个制鞋行业和的几百万制鞋工人打这场官司的,更是为了鞋业的明天。”

  皮革工业协会秘书长苏超英表示,“虽然反倾销诉讼耗时耗力耗财,这次四家民营鞋企不仅需要两年时间的等待,每家企业还需要支付200万元以上的诉讼费用,但从中会学到很多东西,胜败俱荣。对制鞋业来讲,这场官司即便输了也是胜利。这种反倾销压力,欧盟不来,其他国家也会来,毕竟我们加入WTO时间比较短,对国际游戏规则不是很懂。这次哪怕输了,下一次其他国家来,我们至少知道该怎么去应对。”

  长远之计靠联合

  随着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增长,针对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变化多端的贸易摩擦也相伴而生,而且加入世贸组织走过最后的过渡期,过去政府对企业的直接保护,也必将逐步让位于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将是企业争取平等权益的唯一途径。“反倾销躲是躲不过的,只有不满也是没有用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正面应对”,这是鞋业走向国际市场必须知晓的一个问题。

  “面对贸易壁垒,只有联合才有出路,只有合作才有发展,面对越来越大的反倾销压力,制鞋企业应该建立共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组织,共享信息、共担资金,共同表达自己的合法诉求”,四家企业还于1月8日发布了《鞋企应对贸易壁垒北京联合宣言》,极力主张用法律的手段维护鞋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权益;积极寻求和争取在WTO规则下鞋业应有的市场地位和利益。四家企业表示,鞋业反倾销诉讼应由“单兵突击”转向“协同作战”,呼吁其他1000多家被征收反倾销税的鞋企也联合起来,共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起诉别人不等于不反省自己,苏超英表示,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和面临的问题,诸如产能大、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在国际上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等,如果再不转变增长方式,再不走出薄利多销、靠数量取胜的路子,可能会遇到更多的贸易摩擦。因此,对于我国制鞋企业来说,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是关键。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