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之道:大学生不必怯于谈薪
在应聘中,薪酬问题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必须面对的。记者近日在才市中发现,众多毕业生在求职中“怯于问薪”。上海HR联盟的职业指导专家指出,毕业生逛招聘会首先要学会识别岗位价值,善用一定的技巧来“谈薪”。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有人提出,在择业过程中,最好不要问自己的薪酬,否则可能引起招聘者的反感。但这就给毕业生们出了个难题:不主动问吧,根本不了解对方的薪水标准,等到签合同时才发现,薪水跟自己的预期目标实在差太多,甚至会影响今后的生活水平;主动提出,又担心用人单位认为自己急功近利,甚至有可能因此失去即将到手的就业机会。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主动提出薪水问题,其实目的并非薪资本身,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这个问题更加全面地了解应聘者。毕业生首先应该明白,“对事业有所追求”,这是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肯定的用人标准,因此应聘时首先要明确这个岗位是不是自己想做的,如果是,首先要向用人单位表达希望在这个岗位上做事业;如果用人单位没提薪酬问题,则可以先侧面了解一下。
建议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先预定个薪金期望值,再根据社会上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薪金水平进行修正,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最好在与用人单位谈具体工作时,寻找合适的时机,用巧妙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薪酬要求,态度要真诚。可以尝试用探讨式、协商式口气争取再高一些,提出一个薪酬幅度,给双方都留有余地。如果对方口气坚决,则可以迂回争取试用期的缩短,比如说“我对自己是比较有自信的,您看能不能一步到位直接拿
转正期的工资,或者把3个月的试用期缩短为1个月?”一些招聘单位在面试时会直接问:“你期望的薪酬大约是多少?”此时,可以以退为进提出反问:“只要有发展机会,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薪酬标准,不知按规定这个岗位的薪酬标准是多少?”这样,不但没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能摸清对方的底。
专家表示,很多企业在无法全面评估一个新员工价值时,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就是降低起薪。新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一旦被认为有能力或有潜力,企业的付薪往往会直线上升。这就是很多企业在试用期内支付较少工资的原因。这一做法并不单纯面向应届毕业生,而是企业常用的定薪方式。因此应届毕业生考察第一份工作时,应主要看职业是否有利于发挥所长、行业是否有发展空间,这些比紧盯薪酬更有价值。
- 上一篇:求职专家:“自杀式求职”不可取
- 下一篇: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