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上诉反倾销获支持
欧盟最终裁定对皮鞋征收反倾销税以来,国内反对声浪日益高涨。16日,商务部官员在北京公开表示支持鞋企上诉,而同一天德国专家在广州表示,欧洲少不了鞋子。在此次反倾销税事件中,由于销售渠道多元化,江苏鞋企得以“幸免”,生意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对此鞋业专家表示,江苏鞋企不惧反倾销,表面是喜,实有隐忧。
声音
商务部表态
支持鞋企上诉
针对日前欧盟对华皮鞋采取的反倾销政策,部分制鞋企业表示将皮鞋反倾销案上诉至欧盟法院。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16日表示,商务部尊重和支持企业的这一自主选择。
高虎城称,此次上诉体现了企业勇于熟悉并运用规则捍卫自己权利的积极态度和立场,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发挥主体作用、逐步在贸易救济应对方面走向成熟的表现。
高虎城认为欧盟对该案不公正的调查和裁决将会助长欧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中方对此表示担忧。欧盟在最新对华贸易政策文件中谈到欧方将“慎用贸易救济措施”,希望欧盟能“言必行,行必果”,审慎地处理对实施的各种贸易救济调查。
他还表示,商务部将继续鼓励鞋行业、鞋企加强协调和自律,运用合法的手段积极应对反倾销,坚持走“品牌战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加强在环保、劳工及社会责任、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和努力,提高我国鞋类生产企业的竞争力。
张周来
外方观点
德专家认为
欧洲需要鞋
“欧盟裁定对产皮鞋征收额外的反倾销税是不正确的,这不符合欧洲市场的情况,欧洲仍大量需要的鞋子。”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机构的国际鞋业顾问彼得·科恩先生16日在广州说。
彼得·科恩说,世界鞋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向大的制造商和批发商集中,而正在世界制鞋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能力扩大鞋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在欧盟对皮鞋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情况下,必将会增加鞋子在欧洲市场竞争的难度。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单靠价格低廉占有市场都无法长久立足。鞋子要扩大在世界的份额必须想办法提高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逐渐培养自己的品牌。
江苏喜忧
窃喜:销路多元缓冲压力
江苏省皮革协会办公室主任张良柱告诉记者,这次欧盟反倾销政策的出台,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温州和广东的企业,而江苏的鞋企几乎没有太大的反应,主要是销路多元化缓冲了这种市场冲击力,最多只是伤及皮毛,因此目前还没听说有企业参与到对欧盟反倾销税的上诉中去。
据了解,目前江苏有大大小小的鞋企近两千家,其中包括森达、万里等大企业。这些企业每年的鞋子出口量都很大,不过销路不仅仅局限在欧洲,还包括了韩国、北美等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不久前结束的百届广交会期间,有消息说由于受欧盟反倾销的影响,鞋类订单少了三成以上,但江苏不少鞋企负责人都表示,今年外销订单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比如森达目前每年出口欧盟的鞋子大约有500万-600万双,几乎就没有受到影响。对于这些欧洲客商来说,鞋产品的质量也是得到国际公认的,他们也是经过多方比较和认证才选择了,不会轻易更改订单的去向。
隐忧:贴牌优势不够坚挺
对于江苏鞋企在反倾销大潮中“幸免”,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其实这里并非都是喜事,也包含了很多隐忧。
据介绍,虽然江苏有近两千家鞋企,但是这里面达到外销水平的大企业也就只有十多家,即使是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做的外销生意也多是贴牌生产,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在国内也许是江苏名牌乃至国内名牌,但是它们出口到国外的鞋子还是属于贴牌皮鞋,摇身变成欧洲品牌、美国品牌。这些鞋企往往会接下订单,然后有富余的再下包给更小的企业生产,形成一条紧密的加工链条。他们的皮鞋质量无疑是得到了国外商家的承认,但即使是销售了成百万上千万的鞋子,自己的品牌还是没有“走出国门”。
对于企业来说,鞋子的价格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口红利”,因为鞋子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显然更占便宜。但目前欧盟已经出台了反倾销税,而的劳动力成本也在逐步上升,“人口红利”吃不了几年了。比如此前耐克就曾因为越南工资水平低于,而将订单大量转到越南。因此从长远利益看,鞋企眼前的优势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再过若干年,制鞋业可能要由转移到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江苏鞋业应该及早做好一旦制鞋加工业转移后,如何在更高层面发展制鞋业的准备,最终需靠自主品牌维持自己在供应链中的稳定性。

- 首次曝光!TS 倒钩 Sample 泄露!
- Salomon 新联名曝光!是这个热门鞋型!
- 奥康步入永恒,从一双对的婚鞋开始
- 走进王子奇的Bata专属鞋柜
- 环球HUANQIU新学期标配,穿他就对了
- CharlesKeihOfficial动感与摩登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