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品牌:“贫民区的中国鞋”如何突围?
鞋品牌缺失之痛
作为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国和出口国,2005年鞋品生产总量已达到90亿双,出口贸易额为171亿美元,分别占世界鞋品总量的53%和60%。但的国际制鞋业制造中心地位,近年来不断受到国际同行的挑战,从西班牙焚烧鞋事件,到欧盟对鞋产品征收的临时性渐进式反倾销税由今年4月起的4.7%上升到目前的16.5%,鞋业正在贸易摩擦的夹缝中挣扎。
廉价成了制造的代名词
无论是在伦敦、巴黎、罗马还是阿姆斯特丹和华沙,当你留意一下鞋店橱窗内标签上的价格时,就会明白鞋的威力何在:同样的制皮鞋和欧洲本地皮鞋,前者只需不到10欧元,后者却要30欧元。
必须看到,虽为世界第一鞋业大国,但与国际同行,尤其是欧美制鞋强国之间却存在明显差距。轻工艺品进出口商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鞋类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相对薄弱,缺乏跨国品牌。7000多家企业、年出口量超过50亿双的制鞋业,一般都是采取代理商制或贴牌生产,这种低端生产的廉价鞋类制品往往集中出现在欧洲各国的贫民区,对生产高档鞋类制品的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制造商并不能构成直接威胁。”

- 亚瑟士回弹系列全新发布,创意打造限时体验空间
- 伊思Q早秋漫步,双足邂逅轻盈新趣
- NVZAO女兆丨教师节,致敬师恩
- 蹀愫TIGRISSO心动女嘉宾上线,和章若楠一起过七夕!
- 伊思Q七夕情人节,用每一步说爱你!
- 老人头职场通勤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