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结构:适者最佳
2005-11-01 15:52:16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组织越扁平化越好。”这话的意思是,那些结构层次简单、中间管理环节较少的组织有非常全面的优势。
与传统组织结构相比,这种扁平化组织不那么官僚,更加灵活;不那么集权,更加民主;更具有创新性,较少受陈规陋习束缚;内部沟通更通畅,满足消费者需求更快捷,更利于员工发挥潜力找到成就感。
在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执掌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GE)之时,该公司采取了扁平化管理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他们打破了整个公司全部管理层次,将GE改造成一个灵活得多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组织形式与其他商业领域一样,似乎非常讲究时尚潮流。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各种组织结构层出不穷:多分部型,金字塔型,有机结构型,板块型,扁平型,网络型和虚拟型。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潮流说明两点:一,管理理论家和实践者对目前各种组织形式并不满意,正在寻求更佳的途径;二,他们还没有找到。
哈佛商学院教授罗莎贝丝•摩斯•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认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学会如何做到事半功倍。肯特教授在1989年的著作《巨人学舞》(When Giants Learn to Dance)中指出:“修剪才能成长,裁减然后建设。取得成绩越多,在新领域就可以动用更少资源,同样取得成功。”他们的答案就是使组织扁平化,可以少官僚化,更有效率,更加灵活。
然而,层次多是否必然导致官僚主义?日本企业竞争成功已经由来已久,但是依据西方标准,像丰田(Toyota),本田(Honda)和索尼(Sony)等公司等级过于森严。一个典型的日本公司,中层管理人数是美国公司的2至3倍。这些公司层次不少,却并不官僚,而且内部结构灵活,内部沟通良好。
特别是本田公司,以擅长创建自我管理团队而闻名。这种多功能团队,为某个特别工程而设,工程一结束就解散。大公司的等级制度,在团队里也应有尽有。显而易见,正是日本企业模式的这种长处,使许多公司在国内经济十年衰退情况下仍能存活到今天。
与家族型企业长江集团(Cheung Kong,总部位于香港)、泰国正大集团(CP Group)的成功一样,这些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提醒我们,不要以为有哪一种结构是最好的。雷蒙德#迈尔斯(Raymond Miles)和查尔斯#斯诺(Charles Snow)在1978年《组织战略、结构和方法》一书中认为,关键并不是组织的风格或者类型,而要看这个组织的架构是否适应其商业目的。
有一些组织弊端是需要避免的,官僚主义即其中之一。但在建构一个组织时,最好少担心这个组织的扁平化程度,而要多琢磨结构如何与战略相吻合。
不要挑选那些时髦的组织模型,而要选择正确的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公司的目标。(黄云生)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流程的“剂量”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 ABCKIDS新品丨知“篮”而上,开启球场荣耀时刻!
- 耐克发布为越野而生的全地形超级跑鞋ACG Ultrafly
- 安踏集团首次入选恒生ESG50指数
- FILA斐乐品牌:高端运动时尚驱动超预期增长
- 耐克发布全地形超级跑鞋
- 红蜻蜓kids小皮鞋一穿,站稳开学季C位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