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人挚爱到被迫卖身,失宠的斯凯奇困在“舒适”里
曾经的辉煌:斯凯奇的崛起之路
1992 年,斯凯奇诞生于美国加州曼哈顿海滩,由Robert Greenberg创立。品牌名源于南加州俚语,代表着 “坐不住的年轻人” ,最初斯凯奇以男士工装靴起家,借助当时流行的 “垃圾摇滚” 文化风潮迅速走红,从一个小众潮牌逐渐崭露头角。
发展初期,斯凯奇避开了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在专业运动鞋市场的正面竞争,而是另辟蹊径,将核心竞争力放在舒适科技上,专注于制作日常休闲鞋。这一精准的市场定位,成功切入了被大品牌忽视的日常休闲鞋领域。2009 年,斯凯奇推出 “Shapeups 塑身鞋”,凭借独特的鞋底弧度设计,宣称能帮助用户塑形,这款产品大获成功,一举拿下美国塑身鞋市场 80% 的份额,还被《Footwear Plus》评为 “年度最佳新品” 。这次成功让斯凯奇坚定了以 “舒适科技” 为核心卖点的发展道路,随后陆续推出 “空气凉爽记忆棉”“Goga Max 高弹材料” 等创新技术,专注于日常通勤和休闲场景,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鞋市场中开辟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赛道。
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斯凯奇开始了国际化的初步尝试。凭借舒适的产品和亲民的价格,在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周边国家打开了市场。进入 21 世纪,斯凯奇加快全球化布局。在欧洲,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快速铺设销售网络,产品顺利进入英国、德国、法国等主要国家;在亚洲,2007 年斯凯奇与香港联泰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斯凯奇,正式进军市场。在,斯凯奇采取 “下沉战略”,避开一线城市中耐克、阿迪达斯的主战场,深耕二三线城市,以高性价比和 “舒适休闲” 的定位,收获了大量大众消费者的喜爱。截至 2024 年,斯凯奇在已开设近 3500 家门店,90% 的产品实现本土化生产,市场成为斯凯奇除美国本土外最大的海外市场 。此外,斯凯奇在全球其他地区也通过与当地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合作,以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到目前为止,斯凯奇的销售网络遍布全球 180 多个国家,运营着 5300 多家门店,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2016 年,是斯凯奇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以 5% 的市场份额超越阿迪达斯,成为美国第二大运动鞋品牌,这一成绩让斯凯奇在全球运动品牌市场中站稳脚跟。此后,斯凯奇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2023 年全球销售额突破 80 亿美元,成功跻身《财富》美国 500 强 。即便在 2024 年全球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斯凯奇第三季度销售额仍同比飙升 15.9% 至 23.5 亿美元,成为中型运动品牌中的 “增长奇迹”,展现出强大的品牌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不再爱” 的表象:市场数据的警示
尽管斯凯奇过去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如今在市场,却面临着年轻人消费热情消退的困境,市场数据便是最直观的证明。2025 年第一季度,斯凯奇市场销售额同比暴跌 16% ,这一数据远超前一季度 11.5% 的跌幅,成为拖累其全球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事实上,从 2024 年开始,斯凯奇市场增长就已经乏力,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 0.9%,其中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 11.5%,业绩下滑态势愈发明显。
从市场份额来看,斯凯奇在运动品牌市场的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 年斯凯奇在运动品牌市场的份额约为 4.5%,与前几年相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踏、李宁等本土运动品牌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安踏在 2024 年运动品牌市场份额已接近 20%,李宁也稳定在 10% 左右 ,牢牢占据了市场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市场,虽然斯凯奇 2023 年销售额突破 80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但在市场的颓势,仍让其全球发展战略面临挑战。
从营收角度分析,斯凯奇在市场的营收增长也陷入停滞。2024 年,斯凯奇市场营收约为 12.2 亿美元,较上一年几乎没有增长,而同期安踏的营收突破 5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 20%,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曾经作为斯凯奇全球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的市场,如今却成为业绩增长的 “绊脚石”,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斯凯奇在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急需改变现状,重新赢回消费者的心。
年轻人变心的内因:品牌与产品的脱节
品牌定位模糊
品牌定位方面,斯凯奇的产品线广泛,涵盖了运动鞋、休闲鞋、儿童鞋等多个品类,试图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这种广泛的产品线也导致其品牌定位不够明确,缺乏清晰的品牌形象。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相比,斯凯奇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较为模糊,难以形成强烈的品牌认知和忠诚度。例如,耐克一直强调其运动性能和创新科技,通过与顶尖运动员合作、推出专业的运动装备,让消费者在提到耐克时,就能联想到高性能的运动产品;阿迪达斯则以时尚与运动的结合为特色,凭借独特的设计和潮流元素,吸引了众多追求时尚的消费者。而斯凯奇在舒适科技、时尚潮流、专业运动等多个方向上徘徊,没有突出自身的核心定位,使得消费者难以准确理解其品牌价值。
产品创新乏力
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来看,斯凯奇近年来的创新能力略显不足。在科技研发方面,斯凯奇的投入相对较低,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以中底材料为例,耐克研发出了 Air ZoomX 中底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出色的缓震和回弹性能,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表现,受到了专业运动员和跑步爱好者的青睐;安踏推出的 “氮科技”,也凭借其轻质、高弹的特点,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而斯凯奇多年来仅主打记忆棉鞋底,虽然舒适,但在科技含量上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
款式设计上,斯凯奇也被消费者诟病款式老旧、缺乏时尚感。当其他品牌不断推出新颖、潮流的款式时,斯凯奇的产品设计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曾经风靡一时的熊猫鞋,虽然经典,但近年来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未能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和时尚感的追求。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中,产品创新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之一,斯凯奇在这方面的不足,无疑使其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处于劣势。
外部竞争的冲击:强敌环伺的市场
本土品牌的崛起
近年来,安踏、李宁等本土运动品牌迅速崛起,成为斯凯奇在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安踏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成功塑造了专业运动品牌的形象。在产品研发上,安踏投入大量资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如 “氮科技” 中底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有出色的缓震性能,还能有效提升运动表现,受到了众多专业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的认可。同时,安踏积极拓展品牌矩阵,收购了斐乐(FILA)等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李宁则凭借 “国潮” 策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例如,李宁在 2018 年巴黎时装周上的惊艳亮相,让世界看到了运动品牌的时尚魅力,“悟道” 系列运动鞋、“李宁” 系列服装等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赞誉。这些本土品牌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不断创新的产品和积极的品牌营销,逐渐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对斯凯奇的市场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
国际巨头的挤压
除了本土品牌的崛起,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品牌巨头在市场的策略调整,也对斯凯奇造成了巨大的挤压。耐克一直以来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先进的科技研发能力,在高端运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耐克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开始在市场推出更多价格亲民的产品系列,如耐克的 “Air Max” 系列休闲鞋,不仅在设计上融入了时尚元素,而且价格也更加贴近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原本可能选择斯凯奇的消费者。
阿迪达斯同样采取了灵活的价格策略,推出了一系列平价产品,如 “Adidas Essentials” 系列,以其高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阿迪达斯还加大了在市场的渠道拓展力度,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开设了大量门店,进一步压缩了斯凯奇的市场空间。这些国际品牌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实力、丰富的产品线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在高端和中低端市场全面发力,让斯凯奇在竞争中愈发艰难。
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破局之路在何方
私有化带来的机遇
2025 年 5 月,斯凯奇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同意被全球投资公司 3G 资本以约 94 亿美元收购,完成私有化后从纽交所退市 。这一举措为斯凯奇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从资金层面来看,3G 资本雄厚的资金实力为斯凯奇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使其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和供应链优化。在研发方面,斯凯奇可以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摆脱产品创新乏力的困境。
供应链优化上,斯凯奇约 90% 的产能位于亚洲,美国市场贡献其 38% 的全球销售额 ,这种布局在关税政策冲击下暴露出巨大风险。3G 资本在供应链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以汉堡王为例,3G 资本收购汉堡王后,通过优化供应链,削减了 SKU,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斯凯奇有望借助 3G 资本的经验,分散生产基地,降低对单一地区的依赖,减少关税等政策因素对成本的影响,恢复其高性价比的优势。
从战略制定角度,私有化让斯凯奇摆脱了公开市场短期业绩压力的束缚。作为上市公司,斯凯奇需要定期发布财报,满足投资者对短期业绩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战略决策。私有化后,斯凯奇可以更加专注于长期战略规划,比如制定 3 - 5 年甚至更长期的品牌发展战略,进行市场调研、品牌重塑、渠道拓展等工作,不必再为了迎合市场短期预期而牺牲长期发展利益。
品牌重塑的方向
品牌重塑是斯凯奇重新赢回消费者的关键。在品牌定位上,斯凯奇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优势,明确核心定位。斯凯奇可以强化 “舒适科技” 这一定位,将其打造成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独特标识。在宣传推广中,突出产品在舒适科技方面的创新和优势,让消费者一提到斯凯奇就能联想到舒适的穿着体验,改变品牌定位模糊的现状。
产品研发方面,斯凯奇要加大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一方面,加大对中底材料、鞋面材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出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科技产品。例如,研发新型的缓震材料,使其不仅具有出色的缓震性能,还能兼顾轻量化和耐用性;探索智能科技在鞋类产品中的应用,如开发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运动鞋,满足消费者对运动健康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款式设计上,加强与时尚设计师、潮流品牌的合作,推出更具时尚感和潮流元素的产品。可以借鉴耐克与 Off - White 的合作模式,通过联名合作,将时尚潮流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营销策略上,斯凯奇要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精准营销,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的 KOL 合作,通过种草、直播带货等方式,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和产品销量。开展线下体验活动,如举办跑步俱乐部、运动挑战赛等,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粘性,让消费者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品牌的魅力,重塑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重新赢回年轻人的喜爱。
结语:斯凯奇能否重赢年轻人的心
斯凯奇曾经凭借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产品,在全球运动品牌市场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然而,如今在市场,斯凯奇却面临着年轻人消费热情消退、市场份额下滑、营收增长停滞等诸多问题,品牌定位模糊和产品创新乏力使其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处于劣势,本土品牌的崛起和国际巨头的挤压更是让其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
不过,斯凯奇也在积极寻求变革,私有化后的资金支持和战略调整空间,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品牌重塑计划中的明确品牌定位、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创新营销策略等举措,也显示出其重赢年轻人喜爱的决心。未来,斯凯奇能否成功破局,重新赢回年轻人的心,关键在于其能否将这些应对策略有效落地,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精准满足年轻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斯凯奇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可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 上一篇:Kappa兴衰启示录:从辉煌到低谷,品牌的命运密码
-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 百丽BELLE冬天的解药来了~保暖和好看我都要
- On昂跑三季度净利猛增近290%,亚太连续四季度三位数增长
- 康莉COMELY想get野生松弛感吗?
- NINE WEST时髦开挂!高段位出型清单
- FILA的第三条道路:高端运动时尚的“新打法”
- 诺贝达解锁 3 种摩登酷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