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并购潮下,鞋企的增长博弈
在《Footwear News》创刊80周年之际(以下简称FN),鞋业并购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全球。就在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战的敏感时期,两大重磅交易接连震撼市场:Skechers与3G资本达成价值90亿美元的私有化协议,创下鞋业并购规模新纪录;短短数日后,Dicks Sporting Goods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老对手Foot Locker,彻底改写运动零售市场格局。这两笔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的交易,标志着行业整合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当前并购市场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特征。一方面,战略买家通过收购不断优化业务组合,如Dicks此举正是为了应对持续演变的消费趋势;另一方面,以Authentic Brands Group为代表的品牌管理公司异军突起,通过收购品牌知识产权并开展授权经营的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持有周期到期,长期活跃在时尚鞋履领域的私募基金正批量退出投资,为这场并购盛宴提供了充足标的。

2025年初,奢侈品鞋履领域也迎来重大交易。Caleres集团以1.05亿美元的价格从Tapestry手中收购Stuart Weitzman,这一价格较该品牌2015年被收购时的5.74亿美元大幅缩水。Calere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y Schmidt表示,这将推动集团近半数营收和超半数运营利润的增长。事实上,这家拥有Sam Edelman等品牌的公司(前身为Brown Shoe Company)堪称并购鼻祖,早在1940年代就与U.S. Shoe、Genesco并称行业”三大并购巨头",据《FN》档案记载,其在创刊首个十年间就完成了17起收购。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鞋业并购交易额同比激增68%,其中品牌管理公司参与的交易占比从十年前的12%攀升至37%。这场持续升级的并购狂潮,既是对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也折射出行业应对贸易壁垒与消费变革的战略抉择。

20世纪60年代初,小型鞋企的并购竞争仍在持续,直到反垄断法的出台遏制了这场收购狂潮。1962年布朗鞋业公司(Brown Shoe Co.)在美国最高法院的败诉更是给并购市场泼了一盆冷水——该公司被迫剥离1955年收购的金尼鞋业(Kinney Shoe Corp.)。《FN》当时报道称,60年代非鞋类企业开始大举进军 footwear 行业,这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长期以来被视为商业洼地的美国鞋业制造,因其特殊的管理要求一直无人问津,却在去年迎来了外部企业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巨额资金涌入,"《FN》在1968年如此描述这一现象。
经过70年代的沉寂后,并购活动在80年代重新活跃。《FN》记录道:"运动品牌开始大举扩张。"1986年锐步(Reebok)以1.18亿美元收购Rockport公司的交易令人大跌眼镜。在1987年的年终特刊中,行业高管们预言这股并购热潮将持续蔓延。90年代,曾经叱咤风云的美国鞋业公司(U.S. Shoe Corp.)自身也难逃被收购命运,1995年被Luxottica以13.5亿美元收入囊中,《FN》将其誉为"十年最佳交易"。四年后,Jones Apparel Group又以8.85亿美元股票加现金的组合收购了Nine West。

进入新千年,重磅交易接连不断:耐克3.05亿美元收购匡威(Converse),阿迪达斯38亿美元兼并锐步(2005年《FN》60周年庆时完成)。2010年代,Sycamore Partners先是在2014年分拆Kurt Geiger业务,次年即以3.72亿美元出售给金融买家Cinven。而今年,Steve Madden又以3.6亿美元将Geiger收入麾下。近年来Madden收购动作频频:2024年12月收购ATM,2023年拿下Almost Famous,去年还通过出售旗下高端运动鞋品牌Greats Inc.(2019年收购)获得了Unified Commerce Group的股权。这一系列交易勾勒出行业格局的持续演变,也印证了《FN》八十年来记录的商业规律——鞋业江湖永远在并购与重组中焕发新生。

在市场,鞋企并购也同样持续升温。安踏集团通过一系列战略性收购构建了覆盖多品类、全消费层级的全球化品牌矩阵:2009年以3.25亿元收购FILA经营权并成功实现品牌重塑,使其成为集团最大增长引擎,2023年贡献240亿元营收;2016年起通过合资方式先后将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纳入麾下,完善高端户外产品线;2019年联合财团以46亿欧元收购Amer Sports(亚玛芬体育)堪称里程碑,旗下Arcteryx(始祖鸟)、Salomon(萨洛蒙)和Wilson(威尔胜)三大品牌分别占据专业户外、越野跑和网球装备领域制高点,并于2024年实现纽交所上市;同时通过Sprandi(斯潘迪)和Kingkow(小笑牛)布局都市功能鞋款与儿童细分市场。这一系列收购呈现出清晰的战略路径——在保持收购品牌独立调性的同时,通过本土化运营和供应链赋能,构建起从大众到高端、从专业运动到生活方式的完整生态体系。
特步集团同样通过多轮战略收购构建了覆盖专业运动与时尚领域的品牌生态圈:2019年开启"三多战略"后,先后将索康尼(Saucony)、迈乐(Merrell)及帕拉丁(Palladium)收入囊中,其中索康尼作为全球四大跑鞋品牌之一,通过本土化改造在专业跑者市场实现年复合增长率超40%的亮眼表现;2022年以2.6亿美元收购盖世威(K-Swiss)和帕拉丁全球业务,获得百年网球经典品牌与军工潮牌的双重资产,其中帕拉丁2023年在市场增速达60%;2023年又通过控股Wolverine Worldwide旗下品牌完成对圣康尼(Saucony)和迈乐(Merrell)的全资收购。

在鞋类并购市场,Designer Brands Inc.(DBI)堪称常客。2023年,该公司从Wolverine Worldwide手中收购了Keds——这一战略举措颇具深意,因其旗下运营的DSW正是Keds最大的批发客户。DBI早在2018年就曾联手Authentic Brands Group收购Camuto Group,引发行业震动。
同样热衷于并购扩张的还有英国零售商JD Sports Fashion Plc。为加速开拓美国市场,该公司近年来接连收购Finish Line、Shoe Palace、DTLR和Villa LLC等品牌,去年更是完成了对Hibbett Inc.的收购。在品牌管理公司阵营,Authentic Brands Group表现则最为活跃。继2022年以25亿美元收购锐步后,该公司去年又将经典船鞋品牌Sperry收入囊中。2023年,其先后拿下Hunter Boots和Rockport,并通过收购Boardriders强势进军滑板及冲浪领域。
值得玩味的是,当前这轮并购热潮正逢关税政策动荡时期。"如今并购尽调已超越传统的财务、税务和运营范畴,企业必须深入评估贸易政策带来的风险,"CohnReznick并购咨询业务负责人Jeremy Swan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网络研讨会上如是说。而截至目前,Capri Holdings旗下品牌Jimmy Choo的归属仍悬而未决,其联合创始人Tamara Mellon据传是主要竞购者之一。这一潜在交易或将为本轮并购浪潮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上一篇:运动巨头“押宝”潮流 年轻人的喜好变了?
-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